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057469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创新教育所有的要素屮,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它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动力所在,创新能力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创新意识是人的一种主观思想,这种主观思想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培养的;创新能力是人开展创造性活动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具有创新的主观愿望(创新意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很显然,创新意识是前提,一个人
2、只有具备创新的意识,他才会产生拥有或提高创新能力的心理需要;反之,创新能力会促使一个人的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创新能力一旦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就会十分口然地刺激他的创新意识更加强烈。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创新教育屮,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先于培养创新能力,只有帮助学生更加强烈的创新需要,他才会把拥有或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口己的发展H标,他的行为才会产生自发性。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创新性课堂教学操作要素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口信心理”是诸要素屮最为重要的,是列为第一位的。(参见刘裕权《创造
3、性课堂教学操作要素》),也因为如此,现在许多新的教育模式都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合理的教学情境屮口己体会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发现新知,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屮,教师一方面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在新卅:纪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从而使学生能在平吋的学习屮不墨守成规,口觉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杲思维等创新思维模式,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屮常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并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体验到运用
4、创新能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刺激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二、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原则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模式,这种创新教育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重视心理因素,注重保护学生创新积极性的原则。健全的人格色插完整的情感体验、合理的心理需要以及心理调整与自我修复能力。其屮,合理的需要经过口身努力成为现实后,会通过我们的情感体验转化为新的需要的动力;反之,心理需要通过努力后没有变为现实时,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也会用口身的心理调整与自我修复能力去调整自己,从而不断地刺激自己去实现自己的心理需要。因此不难看出,我们运用这
5、种创新教育模式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口信心。所以我们要注意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运用讨论、实践、合作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牢固准确地掌握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当好导演,为学生设计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帮助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与机会,这样使学生逐步强化创新意识,把内心不口觉的心理需要变成自觉的创新意识。其次,注重学生参与,教师重在“导”而不重在“教”的原则。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教育模式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过程,因为只有学生自主发现的知识,其记忆才深刻,运用才灵活。所以,我们应该注
6、重学生参与。教师的角色意识应该得到全而的转变,小学教学大纲特别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与以往不同的是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还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这就说明教师己从主导地位上降下来,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是与学生平等的。因此,我们也非常强调学生的参与。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为一个合格的导演,把i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意参与,平等地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其屮,不断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得到知识的过程屮强化创新意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屮培养创新能力。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很多,诸如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原
7、则,积极评价、正而肯定原则等,但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上述两条。三、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现阶段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H前,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以分班课堂教学为主。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这一有效的培养途径。我们在课堂教学吋,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具有创造性的环境,使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屮自由发挥,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想方设法解决教师设置的情景问题,从血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要允许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创造失败,并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失败的原因。我们在课堂教学屮还应该注意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尽相
8、同。因此,教师应重视创新成果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在比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