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95317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从探究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探究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校田荣华【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凭借问题这一载体,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探索中走出一条创新思维发展的新路子。作为学校活动的组织者,如何依托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关键词】问题动力时空保证实践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开拓创新型人才,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成为当今基础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要从传统教学的只会教知识,转变到素质教育中的培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改革中掌握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心理学规律,依据学生如何学的科学规律来设计和实施教的策略。开展探究式教学,从探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条有效途径。在开展探究式教学中,应重点把握好问题、时空、实践、创新与探索研究的关系。一、问题是进行探索、发明创造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问”5是探索的动力,许多探索与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从解疑入手的。因此教学时,应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探究式学习过程中
3、来。应鼓励学生于探究中发现新问题,大胆想象、质疑,学会自己设计方案,并亲身体验,于自主探究中创新。如教学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们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如何珍惜资源”的思考,激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此时此刻,学生各个神情异彩,好问天性一触即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珍惜资源身边做法(低碳现象),再生资源如何保护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如何保护利用,资源与生存之间的危机感?等等。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探索情绪高昂,成为一堂课的良好开端。二、时空是探索的保证。开放时空,给学生自主探索的天地。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放的空间,学生才能自由思考,主动探
4、究,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只有通过自主探索,才能碰到新情况,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联想、大胆求异迸发出创造型思维的火花,才能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品质,培养他们愿意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开放时空,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略读课文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精读课文也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研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培养学生的探究力。三、实践是探索之路。“事生于虑,成于做”。“做”5使探究活动付诸行动,他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是发展学生
5、思维能力的源泉。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树立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例如教学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时,当学生们回忆了小学所学诗歌,又课外精读了80篇时,给约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进行分类这些诗歌。这时,学生会按诗人分,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代分进行小组活动等等,此时,学生又投入了看似杂乱,却正体现着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了。当学生分组汇报时,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确实经历了发现问题、质疑、想象、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确实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创新的过程。四、创新是探索之魂。在科学技术迅
6、猛发展、世界各国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无论为学生准备多少现成的知识,对于未来的需要,总是不适宜的。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索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敢于向未来挑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代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的。5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进行创新教育,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思维气氛。这就必须建立起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关系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
7、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开展讨论、争论、辩论。这样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将学生的思维层层引向深入,从而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第二,重视学习兴趣、方法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等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练笔、小展示等,学生学习从好奇式兴趣转变到喜爱式兴趣以至变为习惯化兴趣,从以前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接受式、讨论式、探究式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从学会变为到会学。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体会到了要“重过程,轻结果”,真正懂得了“从生活走向语文,从语文走向社会”的含
8、义。第三,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动手能力。如在学习九义11册认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