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doc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doc

ID:52808408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0

上传者:diyinianji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doc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doc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doc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小学数学中如何设计多样作业,做到减负增效小昆山学校戴倩莹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既是基本环节之一,又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设计作业的最高目标。本文立足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着重探讨如何设计多样作业,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作业减负增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只是停留在领会的水平上,必须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并能应用这些技能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率而精心设计的练习。长期以来,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作业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机械、重复枯燥、评价刻板、缺乏激励、被动应付等诸多问题,这种情况下作业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在新课程背景下,除了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基本练习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一、精心选材,布置趣味性作业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做作业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作业。由于小学生特定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喜欢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符合生活的作业。精心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设计一些包含情境的数学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大有好处。1、绘画式作业数学本身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数学知识。如在学完“轴对称图形”后,我在美术老师的指导配合下,让学生利用美术活动中所学知识设计一些具有“轴对称”图形的美术作品,如蝴蝶,松树,古塔等,然后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展览。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创新的火花,将枯燥的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2、情境式作业生动的情景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发起学习的欲望。例如,学习完“小数的加减法”后,设计 “今天我当家”的情景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超市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50元钱可以买些什么?”,100元钱可以买些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要花多少钱?”……这样,将枯燥的“小数加减法计算”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游戏式作业“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所学的知识蕴含于游戏中,可以调动孩子做作业的积极性。如教学完“2~6的乘法口诀求商”后,我设计了“对口令”的游戏,让孩子与同伴或者家长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又如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我让孩子们对“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相互转化,采取“你问我答”的游戏,孩子们在玩中学,兴趣盎然,又掌握了学习的内容。二、走进生活,布置现实性作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我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注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结合鲜活的生活素材,将原本单一、乏味、冷漠的数学题目放置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尽量使那些“僵硬的知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有生命力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题并不总是板着面孔出现的。设计出有实用性的数学题,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后,我让学生到教室外去测量乒乓球台以及篮球场的长与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学习了平方米、平方千米之后,有学生从课外看到公顷的面积单位,问我1公顷有多大时,我就带领学生到体育场去围一个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去感受1公顷的大小,感知1公顷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之后,怎么去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办法,通过学生实验操作,明白长方体水槽中水上升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通过这些实践性作业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三、学以致用,布置研究型作业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较为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限于教室。长期以来,小学生学习数学似乎与进行研究无关,学生们普遍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我注意设计一些小课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完成。小课题应具备让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和空间,让学生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评估要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结果。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一张长8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请你用它做一个深10厘米的长方形无盖铁皮盒,你打算怎样设计方案?先画出草图,再求出铁盒的容积。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后,我让学生通过网络调查本地近五年来房价的变化,制成折线统计图,再通过统计图,预测未来一两年内本地房价的变化趋势。通过这样题目的训练,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突破教材的束缚,敢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四、因材施教,布置层次性作业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解题技能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就不同。为了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要求,作业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空间。下面以“求小数除法中商的近似值”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多层次作业。第一层次:基本性应用练习的作业设计例如,如果将7.83÷49的商算到小数部分第四位得到的商是0.1597,请按要求写出商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第二层次:综合型应用练习的作业设计例如,已知4.53÷1.5=3.02,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45.3÷1.5=()0.0453÷1.5=()0.0453÷1.5=()45.3÷0.15=()第三层次:创造性应用练习的作业设计例如,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6,得到商的近似值是1.4,这个数可能是()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造应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多层次练习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情感得到满足,有收获。五、拓展空间,布置探究性作业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许多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很多时候情况确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 的深层原因。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作业印象深,效果好。例如,在学生学习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后,我让学生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在各种拼法的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长和宽的认识,巩固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后,在学生学会算法的基础上,我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50名同学和3位老师去公园,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10元,团体票每张6元,如何购票合算?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作业中的探究性问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挖掘学生的潜在智慧。六、学科整合,布置日记型作业日记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积累词汇、培养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但是,我觉得写日记并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在数学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情况等有关数学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形式能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尝试让学生写日记,日记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布置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自选的,自己认为与数学有关的日常发现。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发现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下面是一个学生学习了“24点”后的数学日记:星期天,我和蒋婷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使运算结果为24,就行了。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蒋婷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蒋婷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蒋婷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赢了。”我看着她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从学生这样有趣的数学日子中,我感受到了他玩“24点游戏”时的激动喜悦之情,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并把这一过程记录了下来,足以见得他对此内容的学习掌握得非常好,调动了他勇于探究的兴趣,这也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七、活学活用,布置综合型作业学生写作业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应是“以积极地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机械照搬。数学能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般在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有些知识进行综合,设计一些需要综合运用几个方面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面两道题目就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9小时,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第二小时行了60千米,这时剩下的是第二小时行驶的2倍少50千米,A、B两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八、培养能力,布置拓展性作业所谓拓展性作业,是指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和发展而设计的课内外作业,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观察、比较、综合、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它是面向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而设计的。例如,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1、有12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商品,请你为它们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当包装箱的长、宽、高分别是几分米时,最节省包装纸?至少需要包装纸多少平方分米?2、有一块长方形纸板,长40厘米,宽35厘米,从四个角上剪去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要求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他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以上两题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解决。总之,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核心理念。作业的设计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要照顾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注意处理好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要处理好“活”与“难”、“易”与“死”的关系,做到“活而不难,易而不死”,要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主要参考文献:[1]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06(8).[2]牟晨娣.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6).[3]林培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探[J].黑河教育,2006(03).[4]张国元.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科教学,2011(04)[5]宋珊.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探[J].考试周刊,2011,(33).[6]高桂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索[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0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