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759486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合理运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火花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理运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火花【摘要】: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高,本文将从新课引入创设多样情境、新知探究创设操作情境、知识应用创造实践情境、课堂激励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几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正文】: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运用情景的一些体会。一、新课引入,创设多样情境。1、创设有趣味的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他
2、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身边”的亲近感。如教学《比例尺》时,课前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这时我因势利导: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在这里,我没有一开始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创设出在教学中才有的平面图,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3、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知识。2,创设开放的生活情境。选取的生活情境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多样性,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有关“10”的加减法时,我让10个学生上台自我介绍。选取的10个学生有不同特征,性别上有男有女,穿戴上有戴帽子的,有戴眼镜的,有戴红领巾的。这样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台下的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共有几个小朋友?”“有几个男生?”“有几个女生?”“戴
4、眼镜的同学有几个?”等数学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用问题作为教学的纽带,让学生学会质疑、解答,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好平台。如在教学“起跑线”时,我先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200米和400米的比赛,发现起跑线的位置不同,我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起跑线的位置不同?”4,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4,创设有趣味性的故事情景。 我认为一节课的开头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
5、不集中、不持久,如果开头没有吸引其注意力,那么往后就更难了。因此,引人入胜的开头才能吸引住学生,也才能引领学生进入后面的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等环节。故事情景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开头,但故事情景一定要富有趣味性。我在教学三年级《可能性》时,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在某个国家里有这样一个习俗,每个被判处死的犯人,在处死前要抽一次签,这是他起死回生的最后一次希望。做法是这样的:在一个匣子里放着两张纸签,一张上写着"生";另一张上写着"死".请问犯人抽签会是什么情况?请你用上“可能”“一定”“不可能”说话。接着讲故事:这个国家的国王手
6、下的两个大臣:一个好,一个坏。坏大臣为了独自掌权,总想把好大臣害死,于是他经常在国王面前讲了好大臣的很多坏话。国王偏听偏信,决定第二天用抽签的办法来处理好大臣。在抽签的前一天夜里,坏大臣逼着做签的人,要他把两个签都写成"死"字,这样,好大臣会怎样?请你用上“可能”“一定”“不可能”说话。坏大臣走后,做签的人偷偷地给好大臣送了信。第二天早上,当国王命令好大臣抽签时,好大臣毫不地抽出一签,马上就把纸签吞下去,国王不知道他吞下的是什么签,就必须而且只能从匣子里取出剩下的那张纸签,上面写着"死".国王想:同学们国王是怎样想的?请你用上
7、“可能”“一定”“不可能”说话。于是好大臣得救了。5,创设有创意的游戏情景。 例如我在教学“统计与猜测”内容的“摸球”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做摸球游戏,每个组都有一个密封的盒子,事先并不知道盒内球的数量及颜色,然后要求人人动手摸球,各小组认真记录并汇报,最后教师告诉各小组盒子内球的个数及颜色;教师再发给各小组一个密封的盒子,让各小组按我的要求摸球,比如:某个盒子内全是白球,我让他们摸出一个黑球来,每个同学摸了几次都没摸到……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非常踊跃,积极参与,时而愁眉不展,时而眉开眼笑,但正是这些游戏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一定
8、”、“可能”、“不可能”的含义。二、新知探究,创设操作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有可能借助已有知识、技能,通过调动多种感官能够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如我在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把常玩的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