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II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作者单位: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通讯作者:施小山【摘要】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0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5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5例),B组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鼻导管吸氧、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24、48、7
2、2h后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比较7d内插管率、病死率。结果在RR、HR、Pa02、PaC02、Sa02等方面,A组经BiPAP治疗后2h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即有显著改善(P均<0.01),而此时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不大(P均〉0.05)o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均<0.01),而对照组直到常规治疗后24h后上述指标才有明显改善(P均V0.01)o在pH值方面,A组经BiPAP治疗后24h较治疗前即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直到常规治
3、疗后48h后才有明显改善(PV0.05)。A组7d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B组(x26.4281,6.1802,P均V0.05),A组7d内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x24.2291,4.6753,P均V0.05)。结论BiPAP治疗C0PD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比常规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可降低插管率、病死率。【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I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o
4、fchronicobstrue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常合并有II型呼吸衰竭,为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必须立即抢救,常需要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为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但它同时为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易出现并发症,护理要求高,治疗费用高,早期应用受到限制。无创伤性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td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ventilation,BiPAP)为呼吸衰竭的抢救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呼吸衰竭。近年
5、本院采用BiPAP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4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7±11.8)岁,平均病程(15.4±7.2)年;B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0土10.5)岁,平均病程(14.6±6.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
6、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入选标准(1)根据病史、体征、X线胸片、血常规及动脉血气分析,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年制定的AEC0PD并II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1];(2)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a02)<60mmHg(8.0kPa),二氧化碳分压(PaC02)>50mmHg(6.7kPa),pH<7.35,且神志清楚;(3)有自主呼吸,呼吸频率>25次/min,并排除自主呼吸微弱;(4)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5)呼吸道通畅,气道分泌物不多或排痰能力
7、较好,无鼻中隔弯曲、鼻甲肥大及上气道梗阻等;(6)无其他并发症如:颜面部损伤、肺大疱、胸或纵隔气肿、消化道出血、神经肌肉疾病、脊柱畸形、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3治疗方法(1)B组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化痰祛痰、解痉平喘、呼吸兴奋剂、营养支持、纠正水电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2)A组在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面罩BiPAP治疗,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无创BiPAP-ViSion呼吸机。给患者带上B1PAP呼吸机面罩,与颜面部固定,保证不漏气且面部无压迫感。采用S/T通气模式,呼吸频
8、率12〜16次/min。初始吸气压力(IPAP)为6cmH20(lcmH200.098kPa),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IPAP至16〜20cmH20o初始呼气压力(EPAP)为3cmH2O,当适应后逐渐增加EPAP至4〜6cmH20。压力由小到大调整至患者感到舒适水平。氧流量4〜6L/min,吸氧浓度(FiO2)为30%〜45%,调节氧浓度,保持Sa02在90%以上,持续6〜24h以上,并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病情好转后,改为间歇通气,直至病情稳定后撤机。(3)在治疗期间,两组中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