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久公路龙穆尔沟DH1滑坡机理分析.pdf

西久公路龙穆尔沟DH1滑坡机理分析.pdf

ID:51513787

大小:1.32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6

西久公路龙穆尔沟DH1滑坡机理分析.pdf_第1页
西久公路龙穆尔沟DH1滑坡机理分析.pdf_第2页
西久公路龙穆尔沟DH1滑坡机理分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久公路龙穆尔沟DH1滑坡机理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EOTECHNICALENGINEERINGWORLDVOL.11No.7西久公路龙穆尔沟DH1滑坡机理分析吴红刚(铁道科学研究院)摘要从滑坡变形的物质基础、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诱发因素三个方面对青海省西久公路龙穆尔沟DH1滑坡的变形机理进行分析,阐明了特殊的岩土性质、强烈的地质构造和暴雨对滑坡病害的控制作用。结合滑坡的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了目前滑坡的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关键词滑坡龙穆尔沟1滑坡的基本情况2滑坡变形特征青海省省道S101线(西宁-久治)是连通青海目前该滑坡已产生整体滑动,牵引路基产生下省~四川省的交通干

2、线。龙穆尔沟DH1滑坡位于位沉(图2),一盘路K337+440~+475段下沉约05于路线里程K337+160~K338+250处,地处青海南~10m,路基内侧截水沟已剪断,位于路基内侧的部青藏高原山区,穿越地处阿尼玛卿山东部黄河断陷柔性挡墙已彻底破坏;二盘路K337+940~K338+盆地,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地层岩性不良、地质构造复100段路基下沉3~4m。滑坡后壁北侧滑面出露,杂,褶皱和断裂破碎带极为发育,新生代以来又是新滑动擦痕清晰,擦痕产状为SW60!~70!#32!~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滑坡造成该段路线产生35

3、!,位于一盘、二盘路之间的原有截水沟已剪裂、错多出路基下陷、塌滑、甚至造成路线中断,严重的影响断而失去截水效果,滑坡中前部裂缝遍布,阶梯状台了路线的运营安全。阶前部可见明显滑动擦痕,滑坡前缘产生隆起带。龙穆尔沟DH1滑坡(图1)为一堆积层滑坡,滑坡体平面形状呈东窄而中部宽,平面呈向西收敛的扇形形状,地形坡度约20!~26!,滑体长度680m,宽度430m,厚度3.3~17.2m,主滑方向为NW74!。43滑坡体积约150瘍10m。滑体后壁位于一盘路附近,后壁呈弧形状,滑坡体上分布有3个大的阶梯状台阶,滑坡由上至下有两级剪出口

4、,一级剪出口位于缩口位置,高程3355m处,可见明显鼓胀隆起带;二级剪出口位于龙穆尔沟河床。图2滑坡变形造成的路基下沉滑坡左右侧界裂缝基本贯通,左侧界下沉最大达8m,右侧界下沉量较小,约3m左右,左、右周界裂缝走向分别为SW60!~NW75!、NW70!~90!。左侧界滑坡错壁上可见明显的滑动擦痕,擦痕倾角10!~15!,局部较陡达25!。沿滑坡的左、右侧界可见流水痕迹,局部仍然可见水流。滑坡后壁左侧滑面出露,滑动擦痕清晰,擦痕指向为NW65!~75!#30!~35!。线路外侧阶梯状台图1龙穆尔沟DH1滑坡全貌阶后壁易可见明

5、显的滑动擦痕,擦痕指向为SW80!#35!~50!。收稿日期2008-01-1548岩土工程界第11卷第7期滑坡产生变形后,原有的排水系统(图3)及支表层的崩坡积、残坡积的堆积土底部与下伏泥岩顶挡建筑物已损坏,滑坡体上裂缝遍布。面间的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地下水富集区,对滑坡的变形起着制约作用。2005年8月当地突发暴雨,在暴雨期间,大量雨水的下渗致使坡体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降低,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急剧降低,从而软化了滑带土,减少了抗滑力。同时滑体含水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增大了滑体重量和下滑力,最后导致了滑坡的滑动变形。在

6、暴雨中,滑坡后缘张裂缝中充水,形成静水压力和浮托力。静水压力的存在增大下滑力;浮托力降低了滑体对滑床的正应力,使滑面摩阻力降低。图3滑坡变形造成的涵洞破坏另外,河流下切冲刷也是诱发该路段滑坡变形的重要因素。龙穆尔沟沟底的水流会造成坡脚岩土3滑坡的变形机理分析体被冲蚀,减少了坡体下部的维系其稳定的抗力,这种长期的河流冲刷作用严重影响了DH1滑坡的稳3.1特殊的岩土性质是物质基础定性。红层是中、新生代炎热干旱气候环境条件下形3.4滑坡的变形监测及分析成的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层,岩性以为了实时掌握滑坡的发展动态,我们在D

7、H1滑砂岩、泥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红层具有特殊的工坡布设了6个地表位移监测点,从2007年6月24程性质,是典型的易滑地层,红层中的泥岩、泥质粉日开始监测,观测日期到10月13日,共计112天砂岩具有透水性弱、亲水性强,遇水易软化,强度低(监测的位移-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监测点1等特性。龙穆尔沟DH1滑坡表层为崩坡积、残坡积的累计位移为84mm,日位移量为075mm/天,滑动成因的砂粘土,下伏为紫红色、暗红色的第三系渐新方向为NE42!,属于缓慢滑动。监测点2的累计位统贵德群泥岩,为典型的红层滑坡。由于红层这种移203m

8、m,日位移量为18mm/天,属于缓慢滑动,特殊的岩土性质,该滑坡在降雨条件下,由于地表水滑动方向为NW82!。监测点3的累计位移189mm,下渗并在泥岩顶面富集,滑带土迅速软化,极易使坡日位移量为17mm/天,属于缓慢滑动,滑动方向为体产生滑动。NW84!。监测点4的累计位移1900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