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散文教学案三教师版.doc

状物散文教学案三教师版.doc

ID:50673421

大小:48.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状物散文教学案三教师版.doc_第1页
状物散文教学案三教师版.doc_第2页
状物散文教学案三教师版.doc_第3页
状物散文教学案三教师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状物散文教学案三教师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备课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上课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总第课时本课第课时状物散文教学案三(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状物散文的一般特点,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2.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表达效果。3.研读文本,理清线索,体会作者对灶头和母亲的情感。【学习重点及使用说明】1.利用早读时间诵读《家里的灶头》课文。2.理清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3.思考作者是怎样状物的,怎样将物与人联系起来的。【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1.作者及背景相关知识见《名师课堂》第57-58页“整体感知”部分

2、。2.1、注音:柴爿(pán)饭镬(huò)饭粢(zī)逊色(xùn)落难(nàn)漏屉(tì)螃蜞(pángqí)茭白([jiāo)盥洗(guàn)砧板(zhēn)  汏脚(dà)壁龛(kān)很黏(nián)粘住(zhān)煨山芋(wēi)砻糠(lóng)脂肪(zhīfáng)涮锅(shuàn )纤维(xiān)孵灶塘(fū)2.成语、熟语积累背诵《名师课堂》57页有关成语、熟语。3.初读文章整体感知灶头的构造分别是由哪几节来介绍的,据此你可以给文章划分层次吗?构造一(1)对灶头作总体介绍 灶

3、台(大铁锅、小铁锅、汤罐)二(2——7)灶台灶沿      三(8——11)灶壁灶壁(格子、灶画、壁龛)  四(12——18)灶塘灶塘     五(19——21)总结也可将本文分为三部分 一(1), 二(2——18),  三(19——21)。【课内探究案】※自主学习( 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讨论明确    灶头——母亲2.作者围绕“灶头”写了哪些事?逼饭粢  ;     蒸糕     ;  蒸菜(红烧肉、拼盘、“一品锅”);妈妈做的家常菜(黄豆芽炒咸菜  螃蜞豆腐)   ;  

4、  送灶  ; 母亲在灶间的教育;发生在灶壁边的故事(母亲在灶上忙碌 姐妹烧火 ;姐姐的模仿;煨山芋  ;“填脚炉”爆黄豆)【自学指导:学生活动】查找工具书,注意读音、字形、词义、形近字。利用课下或者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辨析“粘”的读音粘是多音字,读音为zhān和nián。读作nián时,是形容词,本义是具有粘性。是指物体的附着性非常高。读作zhān时,词性是动词,指粘(nián)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粘膜()粘度()粘贴()阅读文章的主体部分,从中找出细节描写。※合作探究(合作交流,

5、共同提升)1.状物不仅要绘形,而且要传神,更要揭示出物在生活中的意义。《家里的灶头中》作者写道:“灶头是个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的特别物事,能使最荒凉的地方充满人间烟火味。能使最简陋的房子弥漫温馨的家的气氛。”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灶头的描写传达“人间烟火味”和“温馨的家的气氛”的?参考答案见教参260页,第2题。《家里的灶头》有烟火味,人情味,情趣盎然。这既表现在对灶头、灶具等什物的描写上,也体现在字里行间的记叙、抒情与议论里。(可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和记叙、抒情、议论的句子,具体分析。答

6、案不唯一,学生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即可。)2.文章最后三节有何作用?你能体会作者对灶头和母亲的情感吗?   作用 :一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与提升,点出了灶头的逝去,点出了灶头的作用,它贫穷与荒凉也充盈了温暖;二是全文线索的总结,那就是母亲,灶头与母亲分不开,是母亲使家庭充满了温馨,也是母亲教会了孩子如何明白事理,学会做人,哪怕是灶头,也是孩子成长的地方。情感 :   对灶头:眷念 感激              对母亲:眷念 感激※教师精讲点拨(诵读体验,总结全文)如何理解本文物(灶头)与人(母亲)

7、的关系?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状物散文,它写的是一个地方,又是一类事物。作者抓住江南农村具有特殊性的事物——灶头,通过对炊具的一一描写,把江南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描写灶头的过程中,穿插了对母亲的描写,有形象、有语言、有行动,这一切都是由灶头引起的,物与人密不可分。由于人的介入,对生活场景的描绘,构成了一种家常的、世俗的、温馨的氛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①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

8、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②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③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