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螺旋CT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帝编号】1672—3783(2012)08—0295—01【摘要】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螺旋CT影像的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肝血管瘤CT表现,包括病灶形态、大小、平扫密度、动态增强及延时扫描示病灶密度的改变。结果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部分病灶边缘结节状、棉球状、斑块状及C字型环状强化、延时扌「I描病灶迅速向中心延伸、最后整个病灶全部充填强化,部分病灶只有边缘线条状点状、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结论止确认识肝血管瘤的特征性CT表现对其诊断打鉴别诊断有非
2、常重要的意义。肝血管瘤被认为在原发肝脏肿瘤屮是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肝右叶多见,多发牛于30〜50岁女性。其发病率在不同人群屮发病率从约1%〜2%至20%不等[1],尸体解剖发现率达4%〜7%,肝血管瘤多数为单发,9%〜22%为多发。木病的误诊率极高,特别是不典型肝血管瘤,易与其他肝脏病变相混淆,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随着螺旋CT的普遍使丿IJ,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该病的影像诊断中的重要性较显著。木文对25例肝血管瘤螺旋CT的表现进行初步探讨,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影像特征,旨在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捉高对该疾病诊断的准
3、确性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经CT检杳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回访证实的25例肝血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女15例,男10例,年龄25〜67岁,平均46岁,该组病例2例为多发,其余23例均为单发,肝右叶16例,肝左叶9歹鸚本组病例均无明确临床症状。2方法采用GE双排螺旋CT轴位扫描,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180mA,旋转速度60r/min,层厚5mm,螺距1.0,机架旋转速度1r/s,扫描前口服2%泛影葡胺500ml,增强时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碘海醇100ml
4、,流速3ml/s,扫描前均行常规全肝平扫,再行肝脏动态三期扫描,动脉期扫描延时30s,门脉期扫描延时75s,增强扫描后常规延时5~10min扫描。扫描范用从隔顶平而至肝脏下缘。全部病例均由二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在不了解病史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对25例川:脏血管瘤CT片进行盲读,对病变部位,病变大小、形态,密度表现及其强化特征等均得到共同认可。2结果2.1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及形态病变位于肝右叶16例,位于肝左叶9例,18例位于肝实质内,4例位于肝脏边缘,3例突出肝脏轮廉边缘。直径2〜3cm20例、4〜6cm5
5、例、病灶呈圆形16例、椭圜形6例、形态不规则2例、多边形1例。本组病变除2例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病例。2.2病变边缘16例病变轮廓光整、边缘清范,4例病变呈浅分叶状,5例病变边缘不清楚。2.3病变部位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性表现对25例肝血管瘤患者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大小、形态,平扫密度及动态增强变化模式三个方面。(1)病灶直径<2cm者定义为小血管瘤,>4cm者定义为大血管瘤[2];CT平扫22例呈低密度,边缘清楚,3例呈稍高密度;增强CT扫描动脉期19例患者病变从边缘开始呈结节状、斑片状、C字型环
6、状强化,门脉期病灶迅速向中心延伸,几乎整个病灶填塞强化,延时5〜10min扫描,整个病灶均匀填充强化,此时病灶密度稍高于周I韦I肝实质。2例患者在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时扌「I描病灶密度稍有减低,但病灶密度仍然高于周围肝实质。3例患者增强CT扫描吋病变内及边缘部斑点状、线条状强化,门脉期病变向小心部逐渐出现斑块状强化、延时10min扫描、病灶只冇大部分填塞强化、但是病灶内密度不均匀一致。1例患者平扫时呈多边形低密度区、周边2〜3cm呈屮等密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增强CT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时5〜10min扫
7、描显示病灶周边2〜3cm环状多边形强化带、病变中心仍呈无强化多边形低密度区改变。3讨论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肿瘤样病变,可分为瘤体型和海绵型,通常以海绵型最常见[5]。小的海绵状血管瘤(<3cm)多实性,人的海绵状血管瘤(>3cm)可出现囊性变[2]。一-般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当病灶直径人于4cm以上时,部分患者临床上可出现腹痛、腹部不适、触及上腹部包块等各种症状和体征。肝脏血管瘤以单发多见,一般无包膜[3]。肝血管瘤在组织学上,根据纤维组织的多少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
8、细血管瘤4型,具屮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该纽病变就是指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是由扩张的人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管腔内充满血液,血管壁内衬冇扁平内皮细胞。肝脏血管瘤较大时中心可发生变性、坏死、囊变、出血、血栓形成和钙化。值得指出的是,就H前对肝脏血管瘤的病因尚未明确。肝血管瘤的病因可能少下列因素相关:(1)毛细血悖组织感染后变形,毛细血管扩张;(2)肝纽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