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第一次联考试题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数学第一次联考试题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2)、将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全集U=R,集合A={x
2、-2≤x<0},B={x
3、2x-1<
4、},则()A(-∞,-2)∪[-1,+∞)B(-∞,-2]∪(-1,+∞)C(-∞,+∞)D(-2,+∞)2.已知复数,则共轭复数()ABCD3.设则的值为( )A10B11C12D134.某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不超过25kg按0.5元/kg收费,超过25kg的部分按0.8元/kg收费,计算收费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①②处应填()ABCD5.方程的根必定属于区间( )A(-2,1) B(,4)C(1,)D(,)6.若实数满足,则()A都小于0B都大于0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D中至少有一个小于07.设,,…,是变量和的个样
5、本点,直线是由这些样本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线性回归直线(如图),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和的相关系数为直线的斜率B和的相关系数在0到1之间C当为偶数时,分布在两侧的样本点的个数一定相同D直线过点()8.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BCD9.已知函数是可导函数,且,则()ABCD10.若偶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0,10)B(,10)C(,+∞)D(0,)∪(10,+∞)11.如图是xx元宵节灯展中一款五角星灯连续旋转闪烁所成的三个图形,照此规律闪烁,下一个呈现出来的图形是()ABCD1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对任意,都有
6、成立,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B.C.D.第II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函数的定义域为.14.已知函数且,则的值为.15.甲、乙、丙三名同学在考试中只有一名同学得了满分。当他们被问到考试谁得了满分时,回答如下。甲说:丙没有考满分;乙说:是我考的;丙说:甲说的是真话。事实证明,在这三名同学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那么满分同学是16.已知P(x0,y0)是抛物线y2=2px(p>0)上的一点,过P点的切线方程的斜率可通过如下方式求得:在y2=2px两边同时求导,得:2yy′=2p,则y′=,所以过P的切线的斜率:.试用
7、上述方法求出双曲线在P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70分)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写出直线的普通方程以及曲线的极坐标方程;(2)若直线与曲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直线与轴的交点为,求的值.18.(满分10分)已知函数,求:(1)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的单调递减区间.19.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1)求的值.(2)用定义证明在上为减函数.(3)若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的范围.20.已知函数
8、(1)讨论的单调性。(2)如果,求的取值范围。21.在一次数学测验后,班级学委对选答题的选题情况进行统计,如下表:几何证明选讲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合计男同学124622女同学081220合计12121842(1)在统计结果中,如果把几何证明选讲和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称为“几何类”,把不等式选讲称为“代数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2×2列联表.几何类代数类合计男同学16622女同学81220合计241842能否认为选做“几何类”或“代数类”与性别有关,若有关,你有多大的把握?(2)在原始统计结果中,如果不考虑性别因素,按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选做不同选答题的同学
9、中随机选出7名同学进行座谈.再从这7名学生中任选1人,求这名学生来自选做“不等式选讲”的概率.下面临界值表仅供参考:P(K2≥k)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22.已知函数(1)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证明:高二联考数学试卷(文)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全集U=R,集合A={x
10、-2≤x<0},B={x
11、2x-1<},则(A∩B)=()(A)(-∞,-2)∪[-1
12、,+∞)(B)(-∞,-2]∪(-1,+∞)(C)(-∞,+∞)(D)(-2,+∞)【解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