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579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8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疑难问题探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疑难问题探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贿赂犯罪在我国由来已久,我国对其态度一直是从严治理。从前,我国刑法对受贿犯罪的规定只有受贿罪、斡旋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若干罪名,虽然不断通过两高的意见进行增补,但实际上并不能很好的杜绝贿赂行为的发生。加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际关系日益复杂,贿赂犯罪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形势如: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利用基于原有职权或地位产生的影响力进行交易的行为;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基于原有职权或地位产生的影响力进行交易的行为;其他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基于感情
2、、血缘、地缘、事务关系产生的影响力进行交易的行为。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终于增加的关于影响力交易罪的相关规定。该《修正案(七)》第十三条规定“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作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可以说是我国在反腐败领域中的又一个突破。选题意义:选择“影响力受贿罪”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如前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我国是一个理论上存在的概括“新”罪,我国理论界涉及该领域尚少且不够深入,故有研究的必要;第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我国既
3、存的某些罪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该课题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明确各罪间区别。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党政廉洁形势严峻,各地腐败案频发、大案要案屡禁不止,形式也日渐多样化、新颖化,令司法部门在处理案件时出于两难境地。而研究该课题正可以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帮助。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述(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渊源(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简析二、利用影响力交易罪主体问题研究(一)近亲属的界定3(二)关系密切人的界定(三)公
4、职人员主体资格的认定(四)单位主体资格的可行性三、利用影响力交易罪客观方面问题研究(一)利用影响力的认定(二)不正当利益的认定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形态的界定(一)既遂未遂的界定(二)国家工作人员共犯的认定拟解决问题:1.准确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内涵,分析该罪名的由来,探究其立法原意。2.深入剖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通过与其他类似罪名的对比,具体化、明确化其关键区别点,深刻体会该罪的罪行及性质。3.针对现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疑难问题进行法理分析,明晰各种看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4.针对现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新
5、表现和突出问题,提出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看法与建议,明确出入罪的界限、准确适用刑法规范。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探究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原意,明确该罪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原理。2.案例分析法:利用相关实例进行剖析,总结影响力受贿的理论基础和适用价值。3.比较分析法:通过介绍国外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情况和实施现状,对比于我国在此领域的适用,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出入罪条件。技术路线:首先从影响力受贿的概念入手,探究其立法原意;其次对当今学界争议较多的问题加以概述;最后阐述自己
6、对该问题的看法。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26日—11月30日,与导师面谈确定正式选题,确定选题。2.2010年12月10日前,撰写并修改好文献综述并上交开题报告。3.2010年12月19日,进行开题答辩,并根据开题答辩情况修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4.2011年2月10日,提交初稿给指导老师。5.2011年2月30日,交二稿给指导教师。36.2011年3月1日--3月30日修改论文。7.2011年3月30日,把装订好的毕业论文与过程材料终稿交给指导教师。8.2011年4月9日,预答辩。9.2011年4月16
7、日,第一轮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刘志远:《新型受贿犯罪司法指南与案例评析》,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2]李希慧:《贪污贿赂罪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3]孟庆华:《贪污贿赂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4]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兼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中国廉政法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5]吕天奇:《贿赂罪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6]王俊平、李山河:《受贿罪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7]于志刚:《“关系人”受贿
8、的定罪规则体系之思考》,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7期。[8]李冠煜:《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载《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9]彭淑贞:《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10]韩若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中国政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