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四节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ID:46589218

大小:295.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第四节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1页
第四节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2页
第四节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3页
第四节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节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引起的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近年已被列为性传播疾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病变为感染细胞增大,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分别出现嗜酸性和嗜碱性包涵体。巨细胞病毒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学特征,多为潜伏感染,可因妊娠而被激活。[传播途径]成年男女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通过性交),孕妇患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垂直传播给胎儿。母婴垂直传播也是巨细胞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包括:①宫内感染:通过胎盘感染,尤以妊娠最初3个月胎儿感染率最高,妊娠后期通常不引起胎儿感染;②产道感染:隐性

2、感染的孕妇,在妊娠后期巨细胞病毒可被激活,从宫颈管排出巨细胞病毒,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经软产道时,接触或吞咽含病毒的宫颈分泌物和血液而感染;③出生后感染:产妇唾液、乳汁、尿液中均含有巨细胞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哺乳等方式而感染。[临床表现]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能长时间呈带病毒状态,可经唾液、尿液、乳汁、宫颈分泌物排出巨细胞病毒。少数出现低热、疲乏无力、头痛、咽痛、肌肉关节酸痛、白带增多、颈部淋巴结肿1大、多发神经炎等。若为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胎儿先天异常的发病率高且病情严重。[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文献

3、报道巨细胞病毒先天感染的发病率为0.4%~2.4%,严重者可发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若存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仅有约10%新生儿出现低体重、黄疸、紫癜、肝脾肿大、智力障碍、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小头症等,多数患儿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周内死亡,死亡率高达50%~80%,幸存者常有智力低下、听力丧失和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远期后遗症;而无症状者中有5%~15%在生后2年始出现发育异常。[诊断]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常用方法有: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血清巨细胞病毒IgG、I

4、gM;②孕妇宫颈脱落细胞或尿液涂片行Giemsa染色后,在光镜下检测脱落细胞核内嗜酸性或嗜碱性颗粒,见到巨大细胞包涵体,这种特异细胞称猫头鹰眼细胞,具有诊断价值;③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巨细胞病毒DNA,此法简便、快速、敏感;④PCR技术扩增巨细胞病毒DNA.短时间内获满意结果。有资料表明,我国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8.82‰,新生儿脐血清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2.32%;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孕妇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8.7%,2母乳汁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10.26%。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除根据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史和患儿的临床

5、表现外,主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若为宫内感染,出生时从新生儿尿液或脑脊液中能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从脐血或新生儿血中检测出巨细胞病毒IgM,具有诊断价值。若为产道感染,至少于生后2周方能从新生儿尿液中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此外,新生儿尿液、胃洗出液、脑脊液沉渣作涂片并染色后,在光镜下查到巨大细胞内古典型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同样具有诊断价值。[处理]1.于妊娠早期确诊孕妇患巨细胞病毒感染,或立即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时抽取羊水或脐静脉血检查特异性b辨,若为阳性应中断妊娠进行引产,以免出生先天缺陷儿。2.于妊娠晚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或

6、从宫颈管分离出病毒,无需特殊处理,妊娠足月临产后,可经阴道分娩,因胎儿可能已在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由于新生儿最渣中可能有CMV,故应使用一次性尿布,或用过的尿布傲消毒处理。3.乳汁中检测出巨细胞病毒的产妇,应停止哺乳,改用人工喂养为宜。4.抗病毒药物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并无实际应用价值,阿糖胞苷和阿糖腺昔8~1m岵/(1cg•d)静脉滴注可能有效。3大剂量干扰素能抑制病毒血症,使病情稍见好转。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