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41900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作用孙召中学:徐海宽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捉问是组织课堂教淫的屮心环节。精彩的捉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提问不仅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还应具冇启发性、适度性、兴趣性、循序渐进性和全面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竟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木人结合白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浅谈一
2、卜•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提问的目的性。提问耍有目的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应根据教学冃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行成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达到教学效果。授课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耍避免提出一些低级、重复、漫无边际的问题,并不在于过多发问,而是在于如何的善问和巧问,教师切不可为了提问而提问
3、。提问的根木口的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课堂提问应抓住木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哪些问题展开提问,这些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提问过多则是泛滥,学生也是应接不暇,没冇一种理性思考的余地,相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二、提问的趣味性。数学课知识性强,不可避免地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木宣科,则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若教师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有趣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例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你想不想当一
4、名建筑设计师?想你就得知道为什么电视信号塔都建成三角形结构呢?”。谈笑间学生轻松喜悦地开始探求新知,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的时候,可以先提问:一张白纸厚度只有0.076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6X2X2X2=0.608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3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桌了?会不会高过屋顶?会不会高过教学楼?……学生们则立刻活跃起來,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
5、如何列式计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牛。三、捉问的启发性。课堂提问重耍的是提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旨在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知识只有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充分注意这一点,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接受,又要富冇启发性
6、。四提问的发散性。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米,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來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口J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化解的过程中即可归纳出公式。五捉问的全而性。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问题提出后,留一定时间让
7、学生思考,然后再叫某一学生具体回答,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都积极思考。不要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更不要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否则均不易引起全体同学思考,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分配给全班同学,设计提问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另一方而要具冇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耍事先分析学生知识的缺差而和疑难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各自已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六提问要留有悬念猜想。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提高学生创造
8、能力的一条冇效途径。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教师捉出问题后,先不作答复,而是留给学生一个悬念,以此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讲“根与系数关系”Z前,教师先让学生解出方程x24-5x-6=0的两个根,求出其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然后,教师提问:“我们不解该方程能求出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吗?”经过思考,学生明口要想不解方程,求其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必须寻找新的规律。教师再提示从数字方而去思考,这样,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