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

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

ID:46012670

大小:7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_第1页
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_第2页
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_第3页
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_第4页
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暁摘要:文章从4个角度对过去高考创新命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给出了应对策略。同时分析了新教材和新考纲的特点,并预测了明年高考试卷考试题目创新特点(填空题与解答题结合在一起)和考试内容侧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关键词:命题创新;应对策略;明年高考创新预测由丁综合高中的生源特点(基础知识较薄弱,综合能力较差),所以每年综合高中数学高考试卷一方面要控制难度,以基本题和常规题为主,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高考试卷的新颖度和区分度,每年的高考题中都有1-2道创新题,让基本功扎实,能力强的学生能脱颖而出,达到

2、选拔人才的效果。结合综合高屮的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综合高考创新题的特征是小而活,新而不难,立意巧妙。认真研究创新题的特点,可以揣摩命题教师的创新思路,深刻领会“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准确把握《考试大纲》的要求,以提高高三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知识综合,推陈岀新【例1】(江苏省2009年对口高考第20题)设数列a■的前n项和为Sn,对一切neN+,点(n,■)均在函数f(x)二3x+2的图象上。(1)求a・,a■及数列a■的通项公式;(2)解不等式f(n)?叟Sn-22o点评:例1是数列与函数,不等式进行综合,在解

3、题时要注意变量n的取值范围。【例2](江苏省2010年对口高考第20题)已知?琢为锐角,且点(cos?琢,sin?琢)在曲线6x2+y2二5上。(1)求cos2?琢的值(2)求tan(2?琢-■)的值点评:例2是三角函数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题,屈于浅层次的综合,改变了题冃条件的给出方式,其实质仍然是三角函数题。【应对策略】: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出题,加强学生対不同章节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高考中常见的考法,可以考查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数列、三角函数作为特殊的函数常与函数、不等式进行综合,向量作为工具常与

4、三角函数,解析几何进行综合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屮加强双基训练,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出解决综合题的能力。风水轮流转,知识轮流考【例3](江苏省2013年对口高考第25题)设双曲线・-■二1的焦点分别为Fl,F2,离心率为2。(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渐近线11,12的方程;(2)若A,B分别是11,12上的动点,且2AB二5F1F2。求线段AB屮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点评:上次考查解析几何的轨迹问题,是在2005年的高考卷上。但后來,从2005年到2012年却一直未考查,这种长期未考查

5、的知识点很容易被许多老师淡化。所以,今年再次考查这个知识点,可以说是给了所有老师一个足够的警示。【例4】(江苏省2010年对口高考第21题)已知数列a■满足q■二2,&■二a・+2n,n^N+(1)求证:a■是a・,a■的等比中项;(2)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点评:数列中迭加法求通项公式,在以前单招考试中一直没出现过,但在2010年的对口单招考试中却出现了。这表明,即使以前未考的知识点,未必以后不会考,所以广大师生在复习过程屮,千刀不能忽视那些书本上耍求掌握的,却一直没考过的知识点。【应对策略】:首先:一轮复习时要

6、有足够的广度,不能因为某个知识点近几年没考,就淡化対其复习,如利用迭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在高考中一直没有考过,但在2010年高考解答屮题进行了考查;其次:在三轮复习屮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知识面上不容许出现盲点,研究每一章中有哪些知识点,最近5年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未考查的知识点要进行扫盲,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复习的全面性,避免高考中因为复习的问题导致班级整体性的丢分。二次加工,源于课本【例5】(江苏省2012年对口高考第19题)设关于x的不等式x-a〈l的解集为(b,3),求a+b的值。点评:我们平时复习

7、大多接触的是给出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而此题将条件和结论进行了调换,给出了绝対值不等式的解集,求其中待定系数a,b的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此题其实是从书本上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a,b的值的题冃迁移而来。【例6】(江苏省2012年对口高考第12题)若过点A(3,0)的直线1与圆C:(x+1)2+y2二1有公共点,则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为()A.(-■,■)B.-B,■C.(-■,■)D.(-■,■)点评:关于上述考题,还有个小故事。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班级中部分学生围在一起,我对他们进行答疑,这时其中一

8、个学生问到练习卷上的这样一道题目:若直线1:y二x+b与圆C:x2+y2二1有公共点,求b的取值范围。当时我给学生讲解之后,想到高考考同类型的题冃可能性不大,于是将题目进行适当改动,将直线y二x+b改成了过P(0,2)的直线,其它条件不变。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高考题其实是从书本上练习二次加工得到。【应对策略】:从上述两个例题可以看出,高考考题其实来源于书本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