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记承天寺夜游ppt

10.记承天寺夜游ppt

ID:45099598

大小:3.70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1-09

10.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1页
10.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2页
10.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3页
10.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4页
10.记承天寺夜游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0.记承天寺夜游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散文记承天寺夜游10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1.反昨诵读,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重点)(难点)来自《点拨》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

2、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来自《点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仍然乐观、旷达,他的《记承天寺夜游》写的月夜游寺正是他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来自《点拨》苏轼号东坡居士,很多人或许并不知晓东坡这个别号的由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

3、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营地位于黄州的东坡,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雪堂,题之曰“东坡雪堂”,作《雪堂记》。为什么他要取号为东坡居士呢?因为他很仰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而当年,白居易贬谪四川忠州时,苏东坡名号的由来来自《点拨》也曾在其地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步东坡》为其中一首:“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仰慕白居易,故自号曰“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一读一读字音部分来自《点拨》解衣无与乐者遂交横竹柏jiěbǎihéngsuìyǔ二写一写

4、字形部分来自《点拨》墙bì()bì玉()lín()片lín()峋lín()粼zǎoxìng()怀民亦未qǐn()嶙壁璧鳞粼藻荇寝三文言知识积累部分来自《点拨》(一)古今异义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今义:名词,耳朵部分来自《点拨》(二)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一起遂:遂至承天寺于是,就遂迷,不复得路终于寻:寻张怀民寻找寻病终不久部分来自《点拨》(三)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名词用

5、作动词,散步(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相与于中庭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部分来自《点拨》2.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即(吾)解衣欲睡(五)名句积累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导思1.文章描写了怎样的自然美景?自然美景关键词:思想之美导思2.文章用了怎样的手法来描绘自然美景?手法景色之美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

6、文章自然的风格。《记承天寺夜游》课文朗读。圈点要求1.用斜线画出句子的停顿。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优美的写景句。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准备。户:这里指门。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注释: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翻译课文第一段原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念:考虑,想到。者:……的人。遂:于是,就。至:到。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里。注释

7、: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形容水的澄澈。盖:原来是。注释: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第二段原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语气词,“罢了”。注释: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第三段1.赏析“解衣欲睡,月色入

8、户”。部分来自《点拨》【答案】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2.联系背景说说苏轼为何要夜游?部分来自《点拨》【答案】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3.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写月色?写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部分来自《点拨》【答案】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澄澈清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