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39957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师生有效沟通师因性障碍研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师生有效沟通师因性障碍研究及对策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而信息则是接收者所理解的信息。[1]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指教师和学生达成彼此的理解与认同,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沟通。遗憾的是,师生之间的沟通经常受到“噪音”的干扰,“噪音”主要指妨碍沟通的任何相关因素,在信息的发送者方面、在信息的传递中、或是在信息的接收者方面都有可能产生。[2]可见,影响教师和学生有效沟通的障碍可能来源于教师方面、沟通媒介方面,也有可能产生于学生方面。由于教师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起到关键作用,[3]因此,师生沟通一旦
2、受阻,教师理应承担主要责任。鉴于此,本文从教师方面分析师生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师因性障碍),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师生沟通的对策。一、师生有效沟通的师因性障碍分析1.认知偏见与角色固着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见与教师自身的角色固着是师因性障碍产生的关键。众所周知,学校存在很多文化底子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一些教师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所有学生,在和学生的交往与沟通中容易受到一些偏见的影响。这些认知偏见主要有首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等。它们往往使教师放大学生的缺点,在和学生的沟通中有意或无意
3、地践踏学生的尊严,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教师“抱怨”学生难教难管,学生指责教师偏见武断,师生之间缺少了相互信任与理解的土壤,沟通效果可想而知。固守一个角色,不能根据生活现实的需要进行恰如其分的角色心理的转换就表现为角色固着。教师的角色固着倾向成为造成师生沟通障碍的又一大因素。教师在和学生的交往与沟通中应该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果不分场合总是以'‘老师”自居,不会转换角色,往往会使学生反感,师生之间的沟通必定受阻。1.语义曲解与表达不当教师对学生的语义曲解与自身说话的表达不当是师因性障碍产生的基础。一些学生由
4、于能力所限,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可能词不达意,这就需要老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说话的含义,不要想当然,更不能有意曲解学生的意思,并借以讽刺学生。在师生的沟通中,如果学生的想法不被老师理解与接受,老师将会被学生拒之“心”外。一些学生本来认识能力就不高,再加上敏感、自尊心强等特点,教师和他们交流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用词的妥帖与简练,不要给学生造成误解。误解是消解或降低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人际误解导致的师生关系恶化是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之一。[4]现实中一些教师脱口而出的语言已经严重影响了师生间的有效沟
5、通,导致了师生之间误会与冲突不断产生。1.技能缺乏与个性不良教师和学生沟通技能的缺乏与教师不良的个性是师因性障碍产生的根本。师生沟通是一门学问,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沟通技能的缺乏往往成为制约师生进一步沟通的瓶颈。比如有些教师不能用语言和学生友好沟通,不能充分发挥“说”和“听”的技艺;不能巧用非语言沟通,使声音、表情、体态、距离都能准确地传递有关信息。师生沟通是在师生双方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的个性对师生沟通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
6、特点:一是高尚的师德,二是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三是良好的个性。其中,教师的个性特点是受学生喜欢的重要因素。[5]现实中,师生沟通的障碍正是因为部分教师缺乏大度、乐观、平易亲和、幽默风趣的个性品质。二、师因性障碍消除的对策1.简易编码方便理解沟通要以发送者和接收者双方都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编码。所谓编码指信息的发出者将要传输的信息编辑成一定符号,如语言、文字、图形、动作等,编码就是信息发出者将他要发出的抽象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可感知的、公允的符号,使之便于传递。因此,教师在和学生沟通时,不要故弄玄虚,要用朴实的
7、语言、简单的动作传达思想和看法,让学生轻易地就能准确地理解与判断。只有当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对信息所含符号的意思有着相同的,或者至少类似的理解时,准确的沟通才会产生。教师有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滤波对抗技术,保障信息、去伪存真。具体做法是重复传递滤波、多渠道传播滤波、反馈滤波,以及阻抗滤波。[6]1.考虑兴趣一一尊重学生沟通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过程,教师发出的信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进一步沟通的积极性。通过沟通,在充分尊重与接纳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回失落的
8、自信。在沟通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就是尊重学生的权利、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2.真诚评价及时反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和学生沟通时要学会赞美学生,把真诚的赞美变成一种日常行为与习惯。传递的信息只有被双方理解了,沟通才算是完整的。教师和学生沟通时可以借用心理咨询中“神入”的技巧,对学生发出的信息进行反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