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文学批评思想探究

老子文学批评思想探究

ID:44122830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老子文学批评思想探究_第1页
老子文学批评思想探究_第2页
老子文学批评思想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子文学批评思想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子文学批评思想探究[摘要]老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哲学家。他-直致力于文学和哲学的创作研究中,《老子》是代表他思想的最权威的著作。老子一生提出许多推动社会发展的想法,有些在今天仍然使用,比如说他所提出的“自然无为”、“辩证法”、“信言不美”等观点,都是轰动当时的言论。老子认为粋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道”,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他用尽了全部的力量。不仅在哲学领域,他的文学修养同样值得大家学习,尤其他独特的文学批评思想更是可以成为文学史的一面旗帜。[关键词]老子哲学思想文学批评老了,字伯阳,谥号刖,又称李耳

2、,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哲淫家。《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言论和思想,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反应道家思想的著作,其中提岀了很多推动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同时也有老子对于文学批评思想的相关内容,可以说《老子》是博大精深的哲理与类似诗歌形式的完美结合。本文就老子在文学批评思想中提出的几个观点做出了如下探究。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I■専,I専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己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3、”⑴老子所提出美的否定观的重点依据便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简单解释一下就是真实的言辞并不华美,华美的言辞也不一定真实。老了向来主张口然无为的思想,所以我们对于他提出的这个思想并不感到惊奇,老子认为一切言辞无须华美只耍符合自己心意即可。再仔细点说“信”的具体含义,相关人士也有这样的解释“中说的言辞并不完美,完美的言辞不必申说”。文屮的“信”同“申”是表明、申说的意思。让我们联系一•下下文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以及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天Z道,利而不害。人Z道,为而不争。”我

4、们可以看到老了想要表达的是“美”、“善”和“真”。自己主观上其实本不想争但是事情往往不像自己所欲想的那样往往乂形成了无形中的“争”。人当他具备了“真”、“善”、“美”这三种品质,在老子看来就是可以得道了,也就是老子所定义的圣人啦。因此,我们再从行文逻辑上看看“信”的释义可以理解为“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意思是:屮说的言辞不一定完美,完美的言辞也无须屮说。如果按照传统意义上去理解,把“信”理解为“真实的”,不仅有悖于H常生活的常事,同时也有悖于美学。在老子看来“道”是力物的最高主宰,人类必须服从

5、于它,任何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的思想都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是平民或者是统治者都应该深刻体会老子的这一思想内涵。“申说的言辞未必完美,完美的言辞无须申说”,也是在倡导不言之言,与老了的“道”基木一致,这也构成了老了的口然Z美。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观点最早也是岀自《老子》一书,原文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这句话简单的理解一•下就是“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不可得文之音也。冇声则冇分,冇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咅也。有形则有分,有分者

6、,不温则凉,不炎则寒,故彖而形者,非大彖。”⑵主耍是说大音应该是听不到的声音,大形应该是看不到的形象,但是“大音”为什么可以“希声”、“大彖”为什么可以“无形”并没有具体的阐释。要具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这段话置于道家哲学语境屮去理解。先看“大彖无形”产生的前后文,“大音”和“大象”与老子的“道”是相通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世间力物的本源皆起因于“道”且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提出老子的“道”根木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不过是老子观念上的意识而已。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中国道家的道实

7、际就是“理性”,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老了以道先于天地,其所谓道,即超越事物的虚构而已”,所以他说老子的哲学思想只是一种唯心思想,并不能以此休现老子的本意。老子认为只有出去内心的欲望杂念,成见和迷信,忘记外物,忘记自己并且能够做到与物同化,才可以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清澈透明,才能观察到宇宙万物的本质。老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生存的一种表现,这个规律也同样适合文学艺术,它的的全部文学思想和美学理念都是从“道”的木体论中展开的。“大音希声,大彖无形”它是老子在哲学美学命题屮的道家精神的体现,它的深层含

8、义是最美妙的声音是听不到的,最完美的形象是看不到的,因为此时的“音”和“形”是看不到听不到的都消融在整体之屮,这种大音、大象都是超验的,但与“道”一样又是真实的存在。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这里没冇任何的认为痕迹与作用,完全和自然相融合。⑶三、老子“道之德”思想“德”是老子在哲学思想领域仅次于“道”的范畴,首先了解一下“德”在《老子》屮的内容。“德"在广义上与道德伦理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