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观察

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观察

ID:44013685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观察_第1页
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观察_第2页
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观察_第3页
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观【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048-01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疾病,而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占不孕症相当大的比例。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逐渐普及,腹腔镜在诊治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日益提高。我们于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应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育症患者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的38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均为2011年2月一2012年4月期间本院妇科住院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28.5岁;不孕年限2〜9年

2、,平均4.2年。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夫妻双方检查,排除其他引起不孕的原因。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1]拟定:不孕期超过2年,除外致不孕的其他原因以及男方因素,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示输卵管粘连、积水。1.3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方法:全部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的2〜3d施术,全麻状态下,采用四孔技术入腹,进入腹腔后常规探查盆腔病变,观察有无粘连、粘连部位及程度,子宫及输卵管浆膜层是否水肿、充血及是否有炎性渗出液,做出镜下诊断。确诊后分解粘连,电切分离粘连带;输卵管伞端积水者行伞端切开造口术,同时行经宫腔美兰通液术,术后常规大量

3、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腹腔留置低分子右旋糖肝200mL防止粘连,甲硝吐液100ml预防感染。常规广谱抗生素静点3d预防感染。术后每月月经干净3-7天行输卵管通水术1次,连续3月。1.4手术种类。包括输卵管周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部扩张术、输卵管造口术等。1.5输卵管是否通畅通无阻标准。参照罗丽兰[2]的判断标准:①通畅注液5〜7ml即刻见输卵管伞部有染液排出,输卵管无局部膨大;②不畅注液5〜10ml有轻度阻力,输卵管显膨大、屈曲,再见伞部有染液滴出(需注意伞部狭窄);③阻塞推液阻力很大,注入5ml很困难,伞部无染液溢出,若输卵管无充盈征象、见宫角部胀满显蓝

4、色为近端阻塞,壶腹部胀大、伞部粘连为远端阻塞。通畅率(%)二通畅/通畅+不畅+阻塞。1.6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腹腔镜诊疗情况。本组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通畅率为40%;根据盆腔粘连及输卵管通畅程度行手术治疗共38例,手术时间30〜115mim,平均(20.25±2.63)min,出血量5〜50ml,平均(1&19±2.64)ml,术后24h生活自理,平均住院时间3.10±0.75d,无病例出现并发症。2.2术前术后输卵管畅通率比较。术前输卵管总通畅率为40%,术后再次美蓝通液证实输卵管总通畅率为7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

5、计学意义(P〈0.05)。3讨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盆腔炎症导致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是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多种继发感染,如不洁性交、多次流产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均可破坏输卵管内膜,形成斑痕,使输卵管管壁僵硬、积水,并可与周围组织粘连,继而改变了与卵巢的解剖关系,出现摄卵障碍,影响受孕。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开腹手术等,存在着各种弊端,而且治疗后患者的受孕率比较低。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妇科不孕症临床治疗以来,解决了以往必须通过开腹手术才能治疗不孕症的难题,此外,在腹腔镜下观察输卵管形态、阻塞部位及输卵管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使不孕

6、症患者得以快速诊断及有效治疗,已成为当今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发展趋势[3,4],WHO也推荐腹腔镜作为当代女性不孕最佳常规检查手段之一[5]。在镜下可以直视盆腔,松解粘连,整形造口,恢复输卵管、卵巢正常的形态和解剖位置以利于受孕。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优点是疗效十分明确并且没有开腹手术所产生疼痛,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该病的适应证以及禁忌证,本组结果显示该手术疗效显著,临床应广泛使用。参考文献[1]程泾.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49[2]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

7、出版社,1998.166[3]杨燕生,郝敏,朱育德,等.输卵管性不育及输卵管性不育病变的腹腔镜诊断[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9):327-329[4]程丹,杨青,徐望明,等•腹腔镜下输卵管分级在输卵管性不育中的应用[J].生殖医学杂志,2004,13(5):264-265[5]DunaifA.Insulinresistanceandthepolycysticoverysyndrome:Mechanismandimplicationsforpathogenesis[J]・EndocrRev,1997,(18):7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