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

ID:43888820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6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_第1页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_第2页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_第3页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_第4页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伤性脑梗塞患者CT诊断与发病机制探讨【摘要】目的:对外伤性脑梗塞的CT表现和发病机理进行探讨研究,以期提高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水平和认识水平。方法:对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采用CT进行颅脑平扫,层距10mm,层厚5-10mmo并对该58例患者的临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8例患者中CT平扫的结果显示47例内囊区低密度梗塞灶,8例在脑页区,2例在放射冠区,1例在内囊区合并脑页区;15例在初次CT检查时被发现,43例在进行CT复查时才被发现。结论:诊断外伤性脑梗塞的主要方法为CT诊断,其对患者的预后有

2、着重要的价值,一且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必须进行CT复查。【关键词】脑梗塞;脑外伤;CT【中图分类号1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6851(2014)2-0366-02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口经CT诊断患有外伤性脑梗塞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相应文献,就其CT表现和发病机理进行分析探讨。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筛选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JL经CT诊断被确诊为外伤性脑梗塞的58例患者,患者经CT诊断的结果为颅内低密度病灶。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在7-76岁,平均为36.9岁,

3、其中60岁的有20例。所有患者的头部均受过外伤,其中有35例因车祸受伤,15例因打击受伤,8例因坠落受伤。临床表现:58例患者在受伤后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失语或偏瘫的表现,症状持续的时间分别为:12例持续3-13h;15例持续14-24h;27例持续25-72h;4例持续5d以上。受伤后有28例保持清醒,30例曾陷入昏迷;有31例出现了头痛、恶心的反应,有16例出现头痛呕吐的症状,有11例没冇出现任何症状或表现。方法使用西门子CT机和ELSCINT1900,以眶耳线(0ML)为基线,层距10mm,层厚5-10mm。对部分病例在脑内的基底节区追加扫描0.5mm的薄层

4、。检查的时间在受伤后2h-14d,并在3个月-6个月后进行CT复查。结果脑梗塞发生的时间:有15例在初次进行CT检查时就发现了,有43例是在进行CT复查时被发现的。脑梗塞灶的部位以及分布有22例分布在右侧,29例分布在左侧,7例分布在两侧;梗塞灶的分布情况为47例内囊区,8例在脑页区,2例在放射冠区,1例在内囊区合并脑页区;病灶的形态均为低密度灶,CT的值为20-25HU,平均为23HU;病灶均没有占位效应,大小为2mm^5nim~13mm*26mm;有26例属于单纯外伤性脑梗塞,其中19例为成人;32例为合并有其他颅脑损伤,其中27例是儿童。讨论本组患者的病

5、情统计有以下的特点(1)梗塞部位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内囊区,且左侧的比右侧的多;(2)小儿多见为单发伤,成人多见于合并有其他颅脑伤;(3)在第一次进行CT检查时,只有少部分患者被诊断出病情,多数患者在进行CT复查时才被有脑梗塞病灶。发病机理:在CT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外伤性脑梗塞多被诊断为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随着CT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外伤性脑梗塞逐渐被认识。其发病机制为:(1)脑外伤容易引起血管损伤,血管内膜断裂,颈动脉损伤,从而会诱发血栓形成。小栓子脱落之后被运至远端血管形成阻寒,损伤穿支动脉系统,降低脑组织抗剪力系数,剪力伤损伤脑内小血管;穿支动脉由颅底大血管

6、发出,并垂直进入脑内深部,这一特点容易引起剪力性损伤。(2)受伤后会出现高凝状态。(3)局部血管会产生痉挛,影响脑部血管循环,使脑组织供血不足,进而产生脑梗塞。(4)随着自由基生物学的发展,有关学者认为自由基反应也会引起脑梗塞的发生。外伤性脑梗塞的鉴别诊断(1)比较轻微的脑外伤引起的脑梗塞,应与脑内的结核、炎症以及脑血管狭窄进行严谨的鉴别;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外伤史,伤前有无异常现象,伤后是否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CT诊断的表现为脑内基底节区和脑页区低密度灶,则容易被诊断为外伤性脑梗塞。(2)颅脑收到严重损伤的患者,山于脑内出血、挫裂伤等原因,在临床上和CT诊

7、断时,外伤性脑梗塞的表现容易被掩盖,所以当患者在恢复期间出现异常的失语、偏瘫等症状时,医疗人员应想到外伤性脑梗塞;CT诊断的表现为脑叶内与供血动脉一致扇形低密度影或基底节内囊区出现片状低密度,则有助于诊断此病。(3)外伤性脑叶梗塞应与脑水肿和脑挫裂伤相鉴别;颈内动脉主干被阻塞时,CT检查的表现为大脑一侧半球广泛低密度区,且密度均匀,会出现比较轻微的占位效应。其中基底核区的神经核团密度则正常,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应与基底节区的神经核团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对血氧缺血的耐受性相关,这种特征有助于外伤性脑梗塞与外伤性脑水肿的鉴别。外伤性脑梗塞的CT复查:

8、本组患者中,只冇15例在初次CT检查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