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8026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浅谈中国慈善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演讲稿郭美美事件持续发酵,使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信任危机。近两年以来,屮国慈善界丑闻似乎已经屡见不鲜。除此Z外,近几天来,河南宋庆龄基金会投资4亿多元建的巨型雕像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郭美美事件后,冇网上调查表明,80%以上的网民表示不会再捐款给红十字会。提到屮国慈善,就不能不提去年的慈善界发生的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在中国的慈善晚宴。从中可以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是,当今的中国财富已经积累到了一定水平,正如我们知道的,屮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巴菲特认为,中国慈善发展会超过美国,并告诉准备投身慈善的人们“不要怕失败,以询我们都冇许多失败。”2009年巴菲特曾在美国举办慈善晚宴,说
2、服了参会屮的40位富豪捐出自己一半以上的财产,并且承诺将自己家产的99%捐给慈善事业。显然此次到访中国举办慈善晚宴也是劝捐之意。从此事也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到了很需要谈慈善的时候”。第二件大事就是壹基金“撞墙”。南方周末在2010年9月23日曾以头版刊出“李连杰撞墙”的新闻。这表明以壹基金为代表的中国万千民间慈善机构已经遇到了极大的困境。去年的吋候虽然壹基金已经为公众熟知,但直到“面临屮断”的吋刻,壹基金的基础性项目“每人每月一元钱”计划都未能顺利开展。去年的壹基金只是挂靠在屮国红十字基金会下的一个“专屈基金计划”,而挂靠导致的就是基金会的诸多慈善项目开展都受到层层限制,在对一个慈善项目进行动态
3、分析时,要面临层层的审批程序。政府也会对慈善行为诸多干预。这样民间慈善机构做起慈善来就难免束手束脚。具体体现为有吋甚至连提取现金都很困难。未转为公募基金之前,壹基金没有独立的账户和公章,账户的不独立会在操作上带来重大的不便。而壹基金曾经而临的困境这是现今绝大多数民间慈善团体正在而临的。好消息是,壹基金已经在今年年初成功转型为公募基金会,有权独立向公众募集善款。这样的民间慈善团体,可以转型为公募基金会,壹基金还是头一家。从这个角度而言,壹基金转为公募基金会是屮国慈善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从前面说到的郭美美事件和壹基金“撞墙”事件,我们可以对中国慈善界窥见一斑。慈善业现状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
4、底,全国各类社会组织数量43.9万个,其中基金会2168家,社会团体达到24.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达到19.5万个,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的增幅较大,已经与公募基金会数量基本相当。由此可见中国慈善的发展已经开始岀具规模,而不是小打小闹。那么已经冇了这么多的量,质又如何呢?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慈善机构多数依附于政府机关,专业性不强,分工不合理,机构职能不清,慈善机构采取的慈善活动单-一,慈善公益组织和社会的信息交流不足,接受捐赠的渠道不畅。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部分基金会对资金的筹集、捐赠项目和资金的投向未能如实向社会公布,程序不透明、管理制度不规范,经常出现挪用甚至侵占捐赠款等现象,导致公信力卜•降
5、,挫伤了有捐赠意愿的人的公益心。事件国际组织援助我红十字会2・95亿美元被冻结“全球基金”冻结上亿美元用于抗艾的对华援助资金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中方与“全球基金”的分歧主要是对“社会组织”的定义不同,屮方对“社会组织”的认定是遵照民政部的相关标准执行的,口去年下半年以來,双方多次就此事进行讨论,但一直没有结果。总的来说,屮国慈善事业的现状或者说是症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慈善业自身的角度来看,主要是:1.慈善法律不健全,《慈善法》千呼万唤不出来。2005年,民政部就启动了慈善法的起草工作。但是时至今FI,这部法依然不见踪影。其最根木的原因在于,屮国官办式的慈善已经运作了很久,其中有很多既
6、得利益者,而改革势必会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于是我们也可以想到样一部法律的岀台而临的强大阻力,这也是《慈善法》至今尚未岀台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慈善现在止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如此长的时间来起草通过一部法律可能也包含一些对内容实用合理方面的考量。2.捐款信息不够公开和透明。在有的国家,捐款人甚至可以从慈善机构提供的平台上查询到自己捐的每一块钱的去处。而在中国要做到这一点,显然述冇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南都公益基金理事长徐永光用“五个看不见”来描述慈善的不透明:捐款人看不见,灾区群众看不见,灾区政府看不见,灾区慈善组织看不见,捐赠落实看不见。由此导致公众普遍对慈善机构缺乏信任,这就严重影响了慈善
7、事业的发展。1.民间慈善机构大都无法取得独立的法律身份。民间慈善组织缺乏公益身份,难以获得资助,而临生存困境,发展受到限制。徐永光认为,现在民间公益组织登记注册的制度设计,基本上把没有政府背景的民间公益组织都排除在外了。慈善资源的行政化垄断抑制了公众的慈善热情,窒息了民间慈善的活力,这是得不偿失的。徐永光指出,一个好的慈善生态环境,不能容忍慈善资源被垄断,也不能庇护落后、带病运行的慈善组织。所冇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