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34728
大小:1.64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05
《古诗四首(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学习目标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背诵并默写四首古诗2、了解格律诗的一般常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3、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深入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春望唐•杜甫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杜少陵。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篇有1400多首。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
2、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内容深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称为“诗圣”,其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很大。安史之乱时,作者把妻儿送回老家,然后独自投奔皇帝,不幸中途被叛军捉住,送往长安。杜甫在这里过了八个月痛苦的俘虏生活,亲眼见到长安陷落后的种种惨状,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所代替。他感时忧国,写下了五言律诗《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写作背景春望(杜甫)国破/山河/
3、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jiànsāozānshēngfēng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了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二、义读诗的四联各写了哪几个意象?各组成了怎样的画面?三、情读首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特点: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
4、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凉。颔联这两句是见闻感受。一句写花,写所见,写时局;一句写鸟,写所闻,写家事。春日融融,鸟语花香,本是含人陶醉的欢乐情景,但诗人以乐景写悲情,概括了忧伤国事、恨别家人的深沉感情。颈联写了烽火、家书。“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断垣残壁随处可见,奔走的流民随时可遇。和家人分隔两地,思念之情无可排遣,写封家书,也难以传达内心的牵挂与眷恋,更何况兵荒马乱,书信又怎能
5、送达?尾联刻画了诗人自我的形象。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可见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而频频搔首。这一动作形象地揭示了诗人自己焦虑忧愁的情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讨论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儿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什么会成
6、为千古名句?谈谈你的理解。这两句表达了战乱中人们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引起读者共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前四句借景抒情,抒发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别之痛外,叹息衰老,又多一层悲哀。《春望》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泊秦淮唐•杜牧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
7、年人。其诗在晚唐极负盛名,或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或斥责官僚、边将的昏庸,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他的诗作中,绝句最妙,受读者喜爱。他与李商隐齐名,为区别于李白和杜甫,人们称他们为“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走进作者写作背景本诗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域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富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这首七绝。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
8、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诗文大意《泊秦淮》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都有哪些特点?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这首诗写了秦淮的夜景。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个形象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极其迷蒙冷寂淡雅的水边夜色图。“寒”字不但使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诗的第二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照应了诗题。由于“近酒家”,为下文打开了道路,引出下句。三四句的“商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