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24216
大小:2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5
《“十一五”经济体制改革:思考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十一五”经济体制改革:思考与建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战略性攻坚的关键阶段。在2006-2010年即“^一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略如何铺陈?这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分析当前改革状况、未来几年国际局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对体制改革的要求,笔者提出“以政府改革为重点,上下内外联动创新”的框架思路,要点有四:“上改政府管理体制,下改微观关键领域,内创人本型协调发展体制,外创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以职能转换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分析下一阶段改革面临的任务,可以列出十个方面,在如此众多头绪中,重点抓什么?我认
2、为牵一发而动全身”者,是政府自身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整个改革的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上面。这里,涉及一个深层问题,即“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模式问题。中国前一阶段改革依据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的这样一种目标模式:“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请注意,这里边的这个“使”字和“宏观调控下”的“下”字。谁来“使市场”?政府。在谁的“宏观调控下”?政府。这表明中国原来设计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模式。实际上,这十几年在实践中所体现的也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实
3、践表明,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制度的角度来分析,与政府自身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到位有关,也与当初设计的“政府主导型”体制模式框架有关。前者是“标”,后者是'‘本”。因为在总体上设计、确立了“政府主导型”体制模式,于是乎在实践中政府才有那样的职能。有关方面要意识到,随着政府自身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将会触及到“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这是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为避免争议而贻误战机,“十一五”期间,应着力推进“政府自身的管理体制改革”,并以此为重点推进全面体制创新,在创新中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有别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框架,循序
4、渐进,逐步升华。推进政府自身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质性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二是,改革审批体制。三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中国长期以来实行五级行政体制,管理半径较短,管理人员众多。根据人事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正式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务员,全国达600多万。现在客观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则交通条件变化,尤其是高速公路修起来之后,交通方便。二则通讯条件变化,通讯手段非常快捷。随着交通通讯以及管理能力的变化,中国长期以来所一直延续的政府管理架构需要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精神,建议按四级进行设计
5、,以逐步解决层次过多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应拿出方案进行局部实验。四是,与政府机构紧密相关的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社会事业领域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等几大系统。据笔者了解,此领域约150余万个单位,人员2900万人。这些单位是与政府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这个领域情况比较复杂,政策性极强,不能采取单一化的政策,应按照政府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思路,采取公共性、准公共性和营利性区别对待的方略分类改革。五是,与政府紧密相连的社会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以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并在
6、继续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十一五”期间要探索新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的新机制,以形成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同时相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补上这条“短腿”,实现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新型体制格局。在更具关键性的微观基础和市场体系领域推进体制创新一是,在继续推进竞争性领域国企改革的同时,向垄断性行业和领域推进。目前,国有资本大约有一半左右分布在竞争性领域,另一半左右分布在垄断性行业,大体上是“平分天下”。从最近本人实际调查看,也不容盲目乐观。以辽宁为例,全省至今尚有地方国
7、有企业4482户,其中“国有独资”企业仍高达62.2%。同时,全国竞争性行业国企亏损仍比较严重。对竞争领域的国企改革估计不宜过高。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调整,需要开辟“第二战线”,即向垄断性行业推进。一是''自然垄断业务”部分,非公有资本可以进入,但是明确只能以"参股”方式进入。非公资本参股后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但是这种多元化是由国有经济控制的。由“禁止”非公有资本进入到允许进入,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至于另一部分,即除''自然垄断”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和国有资本均可以以'‘各种”方式进入,可以控股,也可以合资合作,也可
8、以搞项目融资。在平等竞争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会都得到发展。对此项改革切勿因遇到阻力而动摇。二是,由细胞单位的国企改革向整体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升华。决策层和整个社会今后对资本的关注要重于对企业的关注,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