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64359
大小:3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5
《《背影》朱自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影》教学设计蒲城县初级实验中学王东娟教学目的一、理解课文以背影为线索,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记事写人的结构特点。二、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三、理解作者所表现的真挚的父子之情,认识尊长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交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时间因素;结合写作背景讲读最后一段;正音释词;理清文章结构;研读第一段到第四段。第一教时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朱自清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苏的扬州、浙江的温州、宁波和上虞当中学教员。1925年暑
2、假以后到北平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当时只有28岁。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在艰难和贫困的生活中,他在认真努力地进行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很关心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在行动上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由一个爱国者走向人民,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当时,美帝国主义一面用枪炮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打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资美国面粉运往中国,作为救济粮来笼络人心。朱自清为了反对美蒋
3、反动派的罪恶行径,他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他父亲的来信说了些什么呢?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这一段有些语句今天初一的学生较难理解,先学这一段,既可扫除难点,又弄清了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前文的内容。教师用讲读法进行讲解。)这最后一段,内容相当丰富,写了家
4、境的衰落,写了父亲的身世和心境,写了作者的感受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这对学习课文前面的内容是有帮助的。二、正音释词。出示小黑板,学生注音,师生共同释词,有的看课文注释。[交卸(xiè)]解除职务,向后一任官吏交代。[奔丧(bēnsān)]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踌躇(chóuchú)]犹豫。[迂(yū)腐][颓(tuí)唐][琐屑(xiè)][晶莹(yíng)][差(chāi)使][狼藉(jí)][簌簌(sùsù)][赋(fù)闲][游逛(guàng)][栅(zhà)栏][举著(zhù)]三、自读课文,按第七练习题
5、的要求概括段意层意;注意第一第二段所指的时间;提出疑问。四、讨论文章结构,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板书如下:五、研读第一、二、三段。1.第一段的"二年余"指什么时间?第二段的"那年"是哪一年?--第一段的"二年余",指1923年到1925年,第二段的"那年"是1917年,因为第四段中提到"其实我那年已20岁"。从第二段开始是回叙往事。2.第二段写徐州见父,为什么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怎么院子里会满是"狼藉的东西"?父亲的那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包含着什么意思?--父亲卸职失业,不得不打点行囊回家,因此院子里乱七八糟的,作者看到这种凄凉的景
6、象,再想起祖母的去世,眼泪便禁不住簌簌地流下来了。这时候,父亲心里一定比儿子更加悲伤愁苦,可是,当他看见儿子流泪的时候,便强抑悲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是多么的体贴、爱护。3.为什么说"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说明了什么?--作者的父亲在徐州当烟酒公卖局长(在旧社会被认为是一种肥缺)不仅没有发财,还要借了钱办丧事,变卖典当了家财去偿还亏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父亲的为人。父亲失了业,又背了债,悲和愁相交煎,所以说"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这两段写家中困顿的处境,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4.教师范读第一段,学生齐读第二三段,要求读时注意速度、语调
7、和感情。六、研读第四段。1.这一段为什么写南京"游逛"只用"勾留了一日"五个字一笔带过,而写父亲是不是亲自送行却用了不少笔墨?--当时父子俩对游逛没有心思,而且它对写父亲也没有什么关系,用一句话交代一下就可以了,重点是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2.这一段是怎么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的?文中哪些地方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必自己送行?父亲"踌躇"了又"踌躇"说明了什么?--照理父亲可以不必亲自送行,因为:第一,他"事忙",急于谋事;第二,有熟识的茶房可以托他陪同上车;第三,"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可是,父亲还是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