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2实数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2实数

ID:42342353

大小:9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3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2实数_第1页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2实数_第2页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2实数_第3页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2实数_第4页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2实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2实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先学后教”集备教案撰写模式科组:主备人:杨金意组长:使用人:时间:教学内容 实数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和实数的分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2、让学生感知无理数的存在,经历数系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过程。通过无理数的引入,培养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3、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思想,体验数系的扩展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和实数的分类.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无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可忽略学习方式可忽略教学准备可忽略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2课时教学流程个性

2、设计一、导入、板书课题:(1分)实数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1、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和实数的分类2、正确理解无理数的意义.三、自学指导:(2分钟)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8页,请同学们通过自学达到我们今天的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问题拟设适量、适中;自学指向性明显:学习方式、方法、所花时间) 四、先学:(10分钟)(注:此环节包含“自学及检查效果”两步骤)1、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了解学情,关注后进生。3、教师巡视,发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

3、数和分数,而任何一个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必定是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例如,=0.25,=0.6=0.666666666…,=0.142857=0.142857142857142857….思考:的值与上面的有什么区别?3、概括:不是一个有理数,实际上,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类似地,、圆周率π等也都不是有理数,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number).上面所提到的、、π等都是无理数.再如0.585885888588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也是无理数.有理数与无理

4、数统称为实数(realnumber).做一做:判断正误(1)无理数都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2)无理都是无限小数.(  )(3)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4)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5)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6)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7)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  )(8)实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想一想: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可以从分析它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小数、无限循环还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着手.显然,=2,所以是有理数.五、后教:(10分钟)1、

5、更正、引导解疑:(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可以这样分类:我们还可以这样分类:做一做: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5、试一试: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的点吗?如图12.2.1,将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别沿它的对角线剪开,得到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容易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图12.2.1图12.2..2这就是说,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利用这个事实,我们

6、容易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如图12.2.2所示.思考:如果将所有有理数标到数轴上,那么数轴被填满了吗?2、师生、生生互动:小结明确:数学上可以说明,数轴上的任一点必定表示一个实数,即它所表示的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反过来,每一个实数(有理数或无理数)也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换句话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实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通常可取它们的近似值来进行.如:_____、_____六、全课总结:(1分钟)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总结:七、当堂训练:(15分钟)必做题:《课堂同步练习》配套习题1.判断下

7、列说法是否正确:(1)两个整数相除,如果不管添多少位小数,永远都除不尽,那么结果一定是一个无理数;()(2)任意一个无理数的绝对值是正数.()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实数的大小:2_____3、-_____-板书设计: 实数与数轴(1)(课题)无理数实数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试一试例1课堂练习1、2教学反思       注:此模式以集备方式拟定,个人撰写教案时“教学过程”中的“个性设计”可忽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