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04925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8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隆中对》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隆中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借助文言知识积累和相关注释疏通文章词句。2、概括分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形势推断和战略方针。能力目标:领会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才能与人格魅力,培养膊学善思、胸怀天下的志趣追求。教学重点:理解和概插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与方针。教学难点:领会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叙事的精妙。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课文播放歌曲《曹操》,引出课题。歌曲中唱道:“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让我们也來当一回英雄,
2、一起探究三国那段纷繁精彩的历史,走进那些个性鲜明的三国人物。有诗云:“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请问这首诗涉及了哪两个历史人物和典故?这是怎样的一种君臣情缘,诸葛亮又何以得刘备赏识重用,我们不妨走近千古名文《隆中对》一探究竟。出示课题,解题。二、资料助读1、作者和《三国志》介绍。2、背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
3、竹的为刘备提出了战略决策,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况。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叫对策。三、朗读课文,正音。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2、结合课文正音。好(hdo)为乐(yuO)毅诣(yi)屏(bing)人度(du6)德量力存恤(xu)胄(zh&u)箪(ddn)食壶浆四、读懂课文,翻译。1、解释各段的重点字词,重点翻译课文第3、4自然段。2、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抱负。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第3、4
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五、分类整理,积累。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4、通假字5、句式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整理诸葛亮有关事迹和后人凭吊他的诗词、对联。第2课时一、复习进入。二、理解课文,答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归纳)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否太狂?作者这样写是什么意图?2、为什么“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直枉驾顾之”3、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仅仅是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吗?4、“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的“奸臣”是谁?“主
5、上”是谁?这句话指的是什么事?5、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冃标是什么?6、《隆中对》被史家称为“千古奇策”,请指出这一“奇策”分为哪儿个步骤。(即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7、对曹操为什么“不可与争锋”?8、对孙权,为什么“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9、为什么要先“跨有荆益二州”?(以上三个问题合并为:诸葛亮制定这样的战略方针的根据是什么?)小结:1、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对能性;2、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州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3、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6、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10、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11、对诸葛亮的这希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希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12、“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属于什么描写方法?起什么作用?小结: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人物的方法。三、扩展迁移,感受。1、了解诸葛亮一生功绩,熟悉与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图片、俗语、成语、对联、诗歌等。2、听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观看《易
7、中天品三国・隆中对策》。四、布置作业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作文。五、课堂总结本文自始至终围绕着降中对策这个中心,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事议论,层次极为清晰,结构十分谨严,语言概括精练,人物形象丰满,五百余字的篇幅,内蕴极丰,言简意赅,是史传中的精品。让我们悉心品味《降中对》,汲取史学文学精华;用心解读诸葛亮,树远大志向,成有用之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