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体育课程改革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

ID:41901934

大小:313.5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04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_第1页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_第2页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_第3页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_第4页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关体育课程改革 中几个问题的思考滕子敬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2001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38个县、市进行了实验。其中小学3300所,学生27万,中学400所,学生11万人。2002年全国省级实验区将覆盖500余个县(区、市)级单位,约占全国县、区总数的17%,新课程进

2、入了由点向面过渡的关键阶段。2003年全国有1072个县进入省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学生有3700万。占参加新课程的起始年级学生人数的35%左右。2004年秋季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2005年秋季各起始年级学生原则上都进入新课程从2001年开始到2004年以来,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进入了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这次改革,与过去的历次改革相比,是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将对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体育课程的性质什么是性质?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性质是一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另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相比较的过

3、程中来加以区分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一:体育课程

4、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是体育课程与一般文化课程的区别。身体练习即是以“动作”或“动作的重复”为基本手段,主要从事各种运动实践活动,因此,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体育课程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而一般文化课的学习是以思维活动为基本手段,主要从事各种书本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把体育课上成讨论课、休闲课;一节体育课不具备适宜的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不能算是好课。体育理论课的时数也不能过多,一般控制在10%以内。体育课程与一般课外体育活动的区别。体育课程

5、与一般课外体育活动虽然同是体育,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一般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进行体育的实践活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而体育课程在进行体育的实践活动同时,还具有体育文化知识传承的任务,应该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不能把体育课混同为一般的课外体活动,那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意义。二、体育课程的结构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改变了统传的按运动项目的分类来划分体育课的结构。根据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展了课程学习内容,按照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

6、个方面来构建体育课程的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体育课程更多的是强调运动的生物学效果。1986年《学校体育》发表了《从生物体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一文提出:生物体育观在本世纪50年代前后盛行一时,它认为体育就是一种运用身体运动进行教育或训练的手段,是对普通学生或运动员的身体进行生物学改造的过程,主要是追求个体水平的生物学效果。60年代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及大量新兴体育社会科学的诞生,现代体育己成为同众多的社会成员发生联系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场认识上的变革,导致了从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的转变。促使许多学者从新

7、的视野来认识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1996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写进了大纲。这是一大进步。但是,用三维健康观的思想来构建体育课程的结构体系,是新的课程标准的一个重大的突破。这也说明了新的课标是在原有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运动技能是相互联系的载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部分目标是通过运动技能的载体来实施的。那种认为运动技能只是一方面了,不重要了,不

8、敢提技术技能目的了,是不对的。同时还要求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技术、技能的目标,还要挖掘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并在教学中组织实施。三、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但不能学生喜欢什么就教什么,不喜欢就不教,不能搞“唯兴趣论”,“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