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ID:1786681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7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_第1页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_第2页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_第3页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_第4页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以延边大学现有教学条件和体育课程现状分析,探讨大学体育课程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收集、查询有关国内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认真的整理、讨论、分析。②访谈法。采访部分体育专家、体育教师和在校大学生。  2、结果与分析  场馆条件学生人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生3000余人,本科生1万6千人,留学生700人,预科生、成人脱产班学生及进修生500人。以上教学条件可以看出,场馆稍显不足,但通

2、过调整时间段等方式也能够满足大学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大学体育课程现状。根据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要,从1996年起,结合师资、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将传统大学体育课改革为选项体育课,发展至今,已有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健美操、跆拳道、游泳、剑道、滑雪等九个项目。通过十余年的选项制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充分显示了大学体育选项制的优点。①选项体育课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选项体育课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项目,因此,他们抱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很

3、高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更加活泼。②选项体育课迅速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学生在某一运动项目上学习时间较长,较系统,运动技能就会迅速提高。③选项体育课能合理地进行因材施教。选项体育课教学适合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技能形态各异,学生可根据自己条件选择最佳项目进行学习,从而为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创造了条件。④选项体育课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由于选项体育课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专项练习中能够刻苦努力,不断进取。通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学生中

4、必将不断涌现较优秀的体育骨干,为组建学校各项体育代表队参加各级比赛打下了良好基础。⑤选项体育课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体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侧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尽管我们在教学中面对的学生属于同一年龄阶段,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而教学目标的构建应有一个适宜的空间,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选择余地,能合理展现自己的特长,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运动体验,探求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健身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①学生可选择项目范围仍显狭窄。虽然有九门课程供学生

5、选择,但乒乓球、羽毛球等大众运动项目仍没有列入选项课程,现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多种体育爱好与兴趣的需要。②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选项的第一志愿。受各项目班级人数限制,不能满足部分学生首选项目,只能选择第二预选项目,势必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③学生选择项目不可更改。为了便于管理,学生在两年内不可随意更改,这种不可更改性直接导致学生体育课程的单一性,缺乏选项的灵活性,从而难以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要。  3、课程改革构想  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

6、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精神和我校现有场馆设施、师资队伍等现状,通过3-5年过渡,实现我校大学体育课“选项制”教学向“俱乐部制”转轨的过渡。过渡时期教学改革方案。①一、二年级增设开课项目,扩大项目的选择性。学生的兴趣是在大学体育选项课教学中,选择授课项目的主要动因,它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兴趣。因此,有计划、有组织、科学地调整和开设多类项目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体育欲望,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同时,加强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以素质教

7、育为目标,增加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内容,建立体育与健康为主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课程结构。对同一项目的教学群体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个级别的小团体教学活动模式,为“俱乐部”制奠定基础。②三、四年级与研究生实行开放式的“俱乐部”制教学。学生自选教师、自选时间、自选项目。网上公布各项目任课教师指导的时间(包括短学期)、场馆,学生可根据自己课余时间和爱好每周进行两次每次90分钟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在巩固其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同时,享受体育、享受生活,从而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使其终身受益。③加强理论指

8、导。除正常的体育理论教学外,充分利用校园网等手段扩大学生体育知识面,掌握锻炼与保健方法,懂得体育鉴赏、自我评价、享受体育、享受生活。④。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在办好体育积分赛和休闲运动会的同时,抓好院级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运动技能及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在体育活动中增加学生间的感情交流,从而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⑤学生成绩考核。一、二年级体育基础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