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张琛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说课教师:张琛琛学校:红土梁镇中心小学《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的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启发学生体验美和感受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内心需要为出发点,调动各种器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文本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并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全过程。在对美文的美读中感美情,知美意。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和体验的时空,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的活动过
2、程。 二、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的一篇抒情散文,语言简洁,文笔俊逸,道理深刻,情感丰富,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文章真切地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双手、用心灵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她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身体健全的学生因为没有盲人生活的经历和体验,难以感悟和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采取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设计全程体验程序,让学生在角色体验、诵读体验中完成情感的铺垫与表达。之后通过引导学生闭目遐思、身临其境,借助丰富的想象将朦胧的画面在脑中一幕幕呈现,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在想象体验、对话体验中促进体验的完善和升华,达到情感共鸣及情感升华的目的,和作者一起触摸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谁都有触摸春天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
4、蕴含的道理,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导入课文。 1、交流“假如我是一位盲人”体验活动的过程及感受。 2、导入课文(板书)。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参加“假如我是一位盲人”的体验活动,让他们蒙上眼睛,走路、读书、写字并交流活动的体验和感受。目的是让学生
5、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以便更好地体会盲童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好准备。(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划一划有关语句,并把划出来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通过整体感知全文,自读自悟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奇迹发生的原因?初步了解安静,为品读、精读文章作铺垫。3、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三)品析语言,探究体悟。 1、学生汇报交流: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一读,并
6、说一说读后的感受和想法。 2、全班交流。 (1)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语句。 (2)理解、感悟、品读。 设计意图:围绕“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奇迹发生的原因?”这一话题进行。抓住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如:竟然、极其准确等进行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精妙,并学习运用。同时重视朗读的指导,读中感悟,以读见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深化感受。并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绘声绘色地朗读好课文。(四)质疑解疑,想象感悟。 1、想象安静拢住蝴蝶后做了些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引导读中质疑。 4、教师引导,学生汇报 5、配乐想象,解
7、疑感悟。 设计意图:文章的第4、5、6自然段语句优美,但意境含义深远,有因此,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疑难之处,带着疑问联系上下文在读中深刻理解和感悟课文。同时相机教给他们理解与体会难句、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之后再次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安静拢住蝴蝶后的所思所想,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后,用自己的语言充分表达出来,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想象说话训练,又使学生在情景中逐步走进并读懂了安静的心灵世界,解决了教学的难点(五)文本对话,升华情感。 1、理解“谁都有触摸春天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2、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课内外的紧密
8、结合,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