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联绵词研究【文献综述】

《楚辞》联绵词研究【文献综述】

ID:413149

大小:4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07-30

《楚辞》联绵词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楚辞》联绵词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楚辞》联绵词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楚辞》联绵词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楚辞》联绵词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辞》联绵词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 目:《楚辞》联绵词研究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一)《楚辞》和联绵词《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源头,它的文学价值可以和开创现实主义先河的《诗经》相媲美。《楚辞》中的作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屈原自作的,包括《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和《大招》;第二部分为后人为屈原所作的,包括《招魂》和《招隐士》;第三部分为后人仿屈原所作的,包括《九辩》、《惜誓》、《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和《九思》。屈原则是《楚辞》唯一的主题。关于《楚辞》的

2、研究,权威的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王夫之的《楚辞通释》、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等材料。而我选择的是马茂元的《楚辞注释》。关于《楚辞》中联绵词的数量,骆绍宾在《楚辞连语释例》中约略统计,《楚辞》中的联绵词超过150个。李晓霞《〈诗经〉和〈楚辞〉联绵词比较》中归结为《诗经》联绵词90个,《楚辞》联绵词116个。赵桂琴的《〈楚辞〉楚辞联绵词研究》中则找出了499个。虽然在数字上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楚辞》是大家公认的联绵词比较集中的著作。有了这样丰富的语料,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也就有了较为充足的例子来证明所想要阐述的观点。12在

3、邵敬敏先生的《现代汉语通论》中,将联绵词放在了第三章词汇,第二节构词法中。联绵词是属于单纯词中比较特殊的情况之一。所谓单纯词,就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汉语中一个语素往往是一个音节,因此,单音节词,就都是单纯词。而联绵词是双音节单纯词。它虽然有两个音节,即由两个汉字构成,但每个汉字并不代表语素,只起记音作用,两个汉字一起构成一个语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联绵词的词义与每个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含义没有关系,不能分开释义。用《现代汉语通论》中的定义就是指从古代汉语中流传下来;单个音节没有意义的双音节词。比如:仿佛、逍遥、骐骥、蝙蝠等等。虽然联绵词只是属于单纯词中的一小部分,但

4、是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在上古汉语就出现了。对联绵词的收录、注释和研究,也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历经魏晋、唐宋、明清,人们对古汉语词汇中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有了较明确的认识。随着现在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联绵词研究范围的愈加扩大,对联绵词特点的认识愈趋统一。(二)联绵词的分类及界定联绵词的分类和界定可以说是学者们长久以来争论的焦点。徐文静的《联绵词研究综述》中有比较简要的联绵词的界定。联绵词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联绵词的两个音节的音韵关系进行分类。例如:王国维、符定一等先生认为吧联绵词分为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叠字四类,把叠音词也包括在联绵词的范围中。联绵词既然是

5、由有一定声韵关系的两个音节组成的记音词,因此,目前多数人将其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双声兼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四类。“罗卫东先生在其〈古代汉语词汇通论〉中将联绵词分为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四类,持此观点的学者有蒋礼鸿、任铭善,陈宝勤等。”[1]“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将联绵词划分为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类,持此观点的有张斌、周秉钧、卢英顺,〈现代汉语词典〉等。”[2]“史存直先生的〈汉语词汇史纲要〉中将联绵词分为叠音、双声叠韵、既非叠音又非双声叠韵三类,将双声叠韵联绵词没有区别而归为一类,不同于其他学者的观点;另外也将叠音词收录在内,

6、从宏观上包含的类型来看与王国维、符定一先生的分类观点相似而略有不同。”[3]邵敬敏先生在《现代汉语通论》中认为联绵词应该分成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非双声非叠韵和叠音五类。这种分法和以上三种分法又有了不同的地方。湖南师范大学刘晓英老师的分类观点与此相同,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了在其学术论文《〈说文解字〉的联绵词研究》中将联绵词分成了这样五类。12一、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一)传统训诂学对联绵词的研究第一次单独对联绵词进行研究的是宋代的张有,他在《复古编》下卷附录《辩证》六篇之第一篇《联绵字》中最早提出了“联绵字”这个概

7、念,一共收录了58个联绵字。“是书根据《说文解字》发辨俗体之伪,以四声分隶诸字,于正体用篆书,而别体俗体则附载注中。犹颜元孙《干禄字书》分正俗体之例。”[4]“明代朱谋玮的《骈雅》,把古书上的联绵词收集起来,仿照《尔雅》的篇目分成十三篇,这部书首先引起了人们对于联绵词的注意,具有开创的意义。”[5]明代方以智的《通雅·释训》有《謰语》篇,汇集了181组謰语。方以智指出:“謰语者,双声相转而与謰謱也。《新书》有连语,依许氏加言焉。如崔嵬、澎湃,凡以声为形容,各随所读,亦无不可……此举成例,列于左方,以便学者之因声知义,知义而得声也。”[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