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45716
大小:11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0
《双流县华阳中学 “教学育心三维七段”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流县华阳中学“教学育心三维七段”教学案例高2014级语文组李晓设计时间:2012年月日单元名称故都的秋课时2课型阅读课目标引导知识目标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3、体会课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归纳的能力。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陶冶情操,提高审
2、美能力 情意目标1、体会作品有感情色彩同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方法引导 1、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家及作品。2、指导学生利用早自习朗读课文,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及作者的情感。3、指导学生在文章中勾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并尝试作一些旁注。4、鼓励学生背诵自己的喜欢的段落或语句。5、本文是作者在一种特定的心境下写的散文,作者在文章中选取的故都的景物自然带有作者心灵的影子,所以教师应当补充一些作者及其作品和艺术特色的相关资料,以利于学生的理解。 各段学时
3、预设段名时间学习引导4先学自研15 互动探究15点拨讲解20训练内化12诊断反思12辅导提升12教学内容活动设计(一)学习引导:(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
4、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
5、: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二)明确项目先学自研:(多媒体展示)师(要求):(1)释题。(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3)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描写“故都的秋”?(4)作者对故都的秋有什么样的感情?(5)初步阅读课文之后,你最喜欢本文的哪些语句或段落?为什么?生(项目):①初读(默读)课文,批注易错字、词的音,正音正字。(约5分钟)②再读课文(可出声),概括本文中所描写的“故都的秋”的特点。(约5分钟)③对文章中的精彩语句,不妨作一些圈点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或者大声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至少两遍;并想想为什么。(约10分钟)
6、(三)生生质疑互动探究:(约10分钟)(多媒体展示)师(要求):引导学生用“黑色笔”根据自研项目进行质疑探究性批注,并要求小组长组织讨论互动,语文学科长记录疑问和小组成员发言,并形成本组讨论稿。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生(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就上述自研的三个项目进行互动探究形成讨论稿。生(学科长):上交讨论稿。师(点拨):根据讨论稿中的三个问题进行点拨讲解。(要求学生用“红笔”修正)1、讨论:本
7、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8、。“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