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15240
大小:1.46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8-07-19
《华阳中学高2014级语文教研组“三维七段”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说明一、单元编排意图本单元注重文学欣赏,学习中外小说。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涵盖人类生活的多个层面。既有展示中国古代大家族生活的《林黛玉进贾府》,也有表现现代中国妇女命运的《祝福》,还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这三篇小说也是各有特点。《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法,真实而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风貌。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
2、之一,它由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而《祝福》则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情节曲折完整,人物相貌、语言描写入木三分。《老人与海》则不重在描述故事,而是重在揭示哲理,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像《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命运乖戾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二、课文说明《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
3、巅峰之作,本文选自书中的第三回。它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必要的交代。1.了解典型环境描写的意义。《红楼梦》是围绕一个封建簪缨世家的兴衰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因此这个大家族就是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宁、荣两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是皇帝御笔所赐,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也显示了贾家的显赫地位,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的豪门贵族。就连仆妇们的吃穿用度、交接礼节,也是非寻常人家可比。随着林黛玉脚步的移动,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贾府这个大家族的气派。这是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也正是在这样
4、的典型环境里,他们形成了各自的性格。学习时要注意抓住特征来领会小说环境描写的意义。2.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小说高超的艺术手法。除了环境描写,这一节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介绍了贾府的主要人物。这一节中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论林黛玉的生性敏感、体弱多病、美貌多情,还是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八面玲珑,贾宝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都得到栩栩如生的刻画。而他们的性格又是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来体现的。如王熙凤和贾宝玉同是贾府的中心人物,他们的出场却各有千秋。王熙凤出场,作者运用的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对比手法,通过林黛玉的感受,突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又通过服饰、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细致入
5、微地刻画这一人物的精明能干,善于逢迎。而对贾宝玉,则更多地采用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先通过众人之口,从反面入手,突出了这一人物的顽劣异常,不合常规,致使黛玉心生“蠢物”印象。及至见到真人,却是一位清秀俊朗的年轻公子,欲扬先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通过他的对话与“发狂摔玉”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行为,突出了这一人物的纯真性情与在家中特殊的地位。教学时可抓住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手法,把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点作为教学的重点,体会《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3.注意揣摩语言。《红楼梦》的语言是母语运用的最佳典范,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文字精
6、华,是后世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之一。它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又经过作家的高度提炼加工,形成了生动形象、准确精练、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其叙述语言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浅显的北方官话,用词准确生动,新鲜传神非常富有感染力。而且其中的人物语言更是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每个人物的语言都能准确显示各自的身份和地位,形神俱备,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历来为人所称道。因此学习本文,要注意揣摩语言,体会小说运用语言的高妙与精彩。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越是伟大的小说,内涵越是丰富与深邃,对其中人物的评价越易见仁见智。尤其对于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这样一些性格复
7、杂、立体化的多棱角人物,人们的看法也越易多种多样。教学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引导他们更加全面与深刻地把握人物的性格与精神特征,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与精神价值。《祝福》《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也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对祥林嫂这样一位普通劳动妇女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底层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深厚同情。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鲁迅以文学为启蒙的工具,其作品一直贯穿着“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可以说,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