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

ID:41156058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7

上传者:qwe189537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_第1页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_第2页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_第3页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_第4页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引发的教育改革给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师范性,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该课程出现了不少问题。为适应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笔者针对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评价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展开,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建议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给数学课程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在教与学的形式和方法要求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处在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和改革教学的要求,也对培养中小学数学后备队伍的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以下简称“教法”)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学技能,搞好教育实习工作以及毕业后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这门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这门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我们在进行“教法”教学时也能引进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评价方法及新的教学形式,并能将其融入“教法”教学中,这应该是师范生学习体验新课程标准的好模式,这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的素质,也可以起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然而笔者通过听课和调查发现,现行的“教法”课程并没有实现这一层面的改革。虽然“教法”课程也陆续进行了不少改革,但我们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现行的“教法”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对其改革提供一些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一、新课程标准下“教法”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培养师范生的数学教育能力已成为高师院校数学教育的核心,其中“教法”课程的目的就是提高师范生的数学教学能力。然而,现行“教法”课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这一目标不能很好的得到落实,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这些问题就更加明显了。1.1“教法”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后新课程标准不仅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且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现行的“教法”课程目标只强调双基的学习,忽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教法” 强调:中学数学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必须是在各行各业中普遍需要用到的和进一步学习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是绝大多数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数学知识。但随着社会和数学本身的迅猛发展,这一观念对中学数学教学缺乏可操作性,相对于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0[1]的理念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因此,“教法”课程必需渗透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1.2教材内容滞后随着基础数学课程的改革现行中小学数学教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给“教法”课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今年秋季,已在部分省市使用的高中实验教材中增加不少新的内容,并采用了学分制。而“教法”教材却并没有多大变化,远远滞后于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没有体现新课程新课程标准不是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和增删,而是从教学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系统改革。[2]特别是对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选修内容,其中有些是大学里的内容,有些是数学前言类专题,还有些是富有拓展性和挑战性的数学专题。对于这些现行的“教法”教材都几乎没有涉及到,教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师生不能一起走进新课程,这不利于师范生对现行中学教材的了解,会使他们脱离现行中学实际,缺乏理论与实践性的统一。1.2.2没有考虑当代师范生的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当代大学生的优势,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实现现代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但现行的“教法”教材仅简单地进行了叙述,而没有涉及到如何具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如根本就没有涉及到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制造一个好的课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等。1.2.3教案编写涉及太少编写教案是教师在上课前进行的一项准备工作,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在校师范生不仅要会写教案,进行教案设计,而且还要力争写好每一份教案,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再创造的过程。然而“教法”涉及的教案编写却太少,教案实例也很少,更加没有涉及到现行中学新教材教案实例的分析,这不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案编写能力:1.3教学模式传统化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然而大部分“教法”执教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其它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一样,教学模式呆板统一,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教学活动单一。教学活动集中于教学课堂,教师独霸讲坛,唱”独角戏”,缺少辅助教学的其它措施,学生仅限于教材知识的学习,形如注重教学技能培养的微格教学、观摩教学活动开展的很少,导致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得不到落实;“注入式”再现教材内容。采用“注入式”讲解教材内容,不但会扼杀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而且在这种形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容易适应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法,这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弛的;»只注重学生“学”不注重学生“教”。教师不能适时地把讲台让给学生,学生难得有教学实践的机会,缺少教学的心理体验过程,达不到“学”与“教”的心理换位境界,只能以学习者的心理去学习知识,不能以施教者的心理去研究教材教法。二、“教法”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大力实施,要求师范院校必须加大对在校师范生数学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的教育、培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数学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新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教法”应根据课程标准来具体规范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技能和编写教材的基本要求。[3]现行“教法”教材是在没有新课程标准的时段完成的,在新形式下对“教法”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2.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1、“教法”应紧跟时代步伐,走进新课程。数学“教材”教法课程不同于其它数学课程,其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周期性的变化,以体现时代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要求。只有及时更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体现高师数学教育的发展性。因此“教法”应在保持数学教育基本理论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增加与新课程标准相符的数学教育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的介绍与争鸣;增加现代数学学习理论;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方法等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将新课程标准融入“教法”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教育观念与时代发展同步,熟悉现行数学教育的现状,了解中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前沿状况,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一学科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应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目前国内外许多学校的实验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师生的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全面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知识应该在“教法”课中占有一定比重,并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实践,这样才能整体地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3、应增加培养教师研究能力的内容。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教师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了。他们正在逐步走向“教育家”的称号,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加要求教师具备这一能力。因此,在现行的“教法”课中增加培养教师研究能力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师范生不仅在校就具备了科研的意识,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很快地掌握如何收集资料,进行调查和研究等方法,并能将此升华为理论、进行交流和传播、乃至推广,从而成为高素质的教师。2.2教学方法的改革2.2.1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的机会。因此,在“教法”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结构。如对于中学数学教学基本理论中的教学目的、数学原则等学生不易理解或不太熟悉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以精讲为主,但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深入钻研教材,广泛参阅相关资料,旁征博引,使教学内容有理论有实例、有规律、有方法,紧密联系现行中学教学实际;对于某些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备课等章节内容,教师可以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对照问题自学,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把握课堂的气氛和进度,并对所讨论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此外,教师还可以适时地提供典型案例或对比案例,师生共同分析、点评该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2.2.2课内外教学有机结合“教法”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我们要让师范生走出大学,进入中学课堂,亲身体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切实体会现行中学数学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材的组织与处理,是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手段的另一重要措施。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教育见习,适时地把师范生带出去听见习学校优秀数学教师的经验介绍,充分利用见习学校安排的示范课深化这门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关于现行中学新教材的公开课,让师范生们体会教师是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进行教学等。身临其境地感受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出去参加就近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这样的活动包括研讨课、集体备课,座谈新教材的特点与变化,座谈如何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尽快熟悉新教材、了解新课程标准。除了“带出来”我们还应采取“请进来”的教学组织形式,邀请就近中学教学能力突出,教学实践丰富的优秀数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传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介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和现代中学数学教师的素质结构,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教育实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何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本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外,我们可以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和“试讲试教”等数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格教学实验室,有阶段性地围绕着某一实践课题(如新课的导入),让学生进行试教,教师根据教学录像,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实例,让试教学生回顾自己的教学设计,阐明教学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可以在这种观摩—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得到提高。2.3评价方法的改革 重视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数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教学评价对于调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以往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以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方式不能全面、正确的反映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适应教学的改革。全面评价本课程的学习情况,既包括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包括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其教学实践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为此,我们可以采用闭卷、开卷和微格教学三方面来进行测评。其中闭卷包括中学数学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有教案的编写等,占40%。开卷部分包括现行中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研究,主要以论文的形式体现,考查学生的科研能力,占30%。微格教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试讲试教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占30%。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能够更有效的使考核起到“诊断”、“引导”、“调控”作用,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同时,对师范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意识。三、结束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客观需要,然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要使新课程标准得到顺利实施和全面落实,必须要有坚实的后备力量,这其中就要求高师院校提供高素质的教师。而“教法”课程具有很强的师范性,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实践性极强的理论学科,对其课程进行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借鉴新课程标准对“教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新的教育观和理念。从而使师范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地适应中学数学教学,成为高素质的教师。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2]杨建辉.新课程标准与5中学数学教学法6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变化[J]:数学通报,2004,9:5-6.[3]白虹.数学教材教法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2):56-57.[4]蒋亦东,赵小云.《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9(3):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