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03483
大小:1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将相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8、将相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读写词语。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理解故事情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感受蔺相如的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蔺相如的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的品质和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勇于牺牲的精神。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重点: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难点: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突破重难
2、点的方法: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来完成。教学过程设计:一、揭示课文题目,引发兴趣1、齐读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让学生交流查阅的有关《将相和》这个故事的资料。2、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把课本打开,请同学们快速读一遍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二、检查预习,学会生字、新词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导学生认清字形。3、学生相互解词。三、小声地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横线画下来。同时思考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2、交流。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4、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四、简单介绍历史背景(出示地图和图片并配乐播放)《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的。“完璧归赵”中
4、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璞玉(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奉献给武王。武王也让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也说是块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
5、人问他:“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像你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的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于是,文王派人对这块璞玉进行加工,果然琢磨成了一块罕见的宝玉,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6、板书设计: 18、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授课人:王小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