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

ID:39617150

大小:7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7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_第1页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_第2页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_第3页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_第4页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契约视角下的绩效管理策略研究李桂英1(黎明职业大学工商管理系,福建泉州362000)摘要:作为一种心理纽带,心理契约的构建与企业的绩效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效的心理契约能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调整与规范的作用,无效的心理契约则只会制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降低工作绩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企业要通过持续的沟通、设计灵活的考评体系与合理应用考评结果等方面来完成和谐心理契约的构建。关键词:心理契约;绩效;绩效管理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不必填写)AStudyonPerformanceMa

2、nagementfromPsychologicalContractLiGui-ying1(LimingVocationalUniversityDepartmentofBusinessAdministration,Quanzhou362000,China)Abstract:Thestudyofquantitativeproteinisveryimportantandvaluableinbiochemicalandclinicaltestaswellasfoodtest.Inthispaper,areviewonth

3、equantitativeanalysisofproteinispresentedindetails,pertainingespeciallytothedeterminationofproteinandtheirapplicationsusingspectrophotometermethod,fluorescentmethodandresonanceRaleighscatteringmethod.Moreover,manyimportantreactionsystemsandtheiranalyticalchar

4、acteristicsaredisplayedinthetablesinordertokeepthispaperforreference.Keywords:PsychologicalContract;Performance;PerformanceManagement心理契约的研究,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心理契约理论传到我国后,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心理契约理论在企业的管理领域得到广泛认同和积极应用。一、心理契约概述“心理契约”的概念最早由Argyris[1]在

5、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提出,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正式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后来被界定为员工和组织双方对相互责任的信念,具体体现为雇佣双方对责任义务的主观与不成文的约定。心理契约理论认为,组织中组织与员工的关系表现为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签署的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是经济契约;另一方面,组织与员工之间还存在另外一种契约-----心理契约,即组织与员工之间非正式的

6、、不成文的相互期望。研究表明,心理契约是组织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受许多组织因素的影响,同时对众多组织效果产生作用。[2]心理契约是从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认为组织与员工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双方均需要有一定的付出,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收益。心理契约包含四种期望:员工期望组织提供的东西;员工准备对组织付出的东西;组织准备向员工提供的东西;组织期望员工对其付出的东西。[3]即存在两个层面:个体层面与组织层面。这是对心理契约的广义界定,不过其中对于组织水平上的心理契约一直存在着争论

7、。因为对于组织层面而言存在着代理问题,很难将组织看作是一系列期望的整体,事实上组织是一些主要人物所持的不同期望的多样体。[4]一些学者指出组织作为契约的一方提供了形成心理契约的背景和环境,其本身并不具有形成心理契约的加工过程。这些学者从狭义上将心理契约界定为在组织与员工互动关系的情境中,员工个体对于相互责任与义务的一种信念系统。狭义概念强调了员工对于组织责任和自己责任的认知。现在的心理契约主要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理论强调遵循心理契约提出时的原意,并认为这是雇佣双方(即组织与个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

8、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理论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到目前为止,两种视角的研究都在进行之中,但由于广义的心理契约存在着两个主体,给心理契约的概念化和后续应用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从目前的文献看,基于狭义心理契约基础上的研究远远多于广义基础上的研究。[5]二、心理契约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功能心理契约本质是一种不成文的情感契约,是形成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