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08355
大小:515.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7-07
《常见骨折牵引疗法及常见骨折并发症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骨折牵引疗法及常见骨折并发症防治骨折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以克服肌肉的收缩力,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或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牵引疗法有皮肤牵引、骨牵引及布托牵引等。牵引的目的和作用: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作用主要在于治疗创伤、骨疾病及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等。牵引用具牵引用具主要包括牵引床、牵引架、牵引绳、牵引重量、牵引扩张板、靠背架、床脚垫、牵引弓、牵引针和进针器具等。皮肤牵引利用粘贴于肢体皮肤的粘胶条(或乳胶海绵条)使牵引力直接作用于皮肤,
2、间接牵拉肌肉和骨骼,而达到患肢复位、固定与休息的目的。皮牵引操作方法清洁伤肢皮肤,剃去汗毛,并涂上安息香酸酊。裁制牵引胶布使其宽度为伤肢最细部位周径的l/2;长度为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的两倍之和。胶布的两端分成3等份,撕开10一30cm.将适当尺寸的木制扩张板粘于胶布中央,然后在与木板中央孔相对处将胶布剪一小孔,并在孔内穿入一根牵引绳,于板之内侧面打结,防止牵引绳滑脱。粘贴时先于骨突部放置纱布衬垫保护.然后将胶布平整粘贴于肢体的两侧。胶布的上端应超过骨折线2—3cm,并使扩张板与肢体末端保持5—10cm左右的距离,同时注意两端长度相称一致
3、,以保证扩张板处于平直位置。最后用绷带缠绕包扎,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切勿过紧.以免影响患肢的血液循环。牵引重量不超过5KG。时间一般为2-3周。骨牵引骨牵引系通过穿入骨骼内的骨圆针或牵引钳,使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骨骼,而起复位、固定与休息作用。骨牵引特点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作用确实,适用范围广;牵引期间检查患肢方便,配合夹板固定,便于患肢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骨折并发症;无皮炎、皮肤水泡、压迫坏死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但骨牵引针经皮穿入骨内.如消毒不严或护理不当,有引起针孔处感染之虞;穿针操作不当有损伤关节、神经、血管或劈裂骨质的
4、危险;应用于儿童可能损伤骨骺。适应症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尤其是不稳定骨折;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学龄儿童股骨干不稳定骨折;颈椎骨折脱位;无法实施皮牵引的手足短小管状骨骨折,如掌、指(趾)骨骨折;某些手术前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某些需要牵引治疗但又不宜行皮牵引者,如伤肢有静脉曲张的骨折患者;多根肋骨多段骨折造成浮动胸壁.出现反常呼吸者。禁忌症穿针处有炎症或开放性创伤污染严重者;牵引局部骨骼有病变或严重骨质疏松者。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术掌骨牵引指骨牵引股骨大转子牵引股骨髁上牵引
5、胫骨结节骨牵引跟骨牵引注意事项1.准确选定进针点,严格消毒。注意勿损伤邻近的血管和神经。牵引针需抵达骨皮质后,方可以手摇钻钻人。钻入时要注意方向,特别是颅骨牵引,方向不正确,增加牵引重量后容易引起牵引钳脱落,造成颈椎复加损伤。2.牵引重量要根据伤情、年龄、体质等决定。即使需大重量牵引,开始也不宜一次加到极限,而应逐渐增加。每日测量肢体长度,与健侧对比,以随时增减重量,过轻达不到牵引复位的目的;过重容易造成过牵引,影响骨折愈合。定期复查摄片,以了解牵引复位情况。骨折复位后要维持重量。3.牵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身体的反牵引的作用,可抬高床脚。牵引方向一
6、般与骨折近段的骨轴线一致。4.进、出针部位,要用酒精纱布包盖,并每日用酒精消毒,以防感染引起骨髓炎。5.如颈椎前脱位,有关节交锁,需先进行屈曲位牵引,然后再行过伸牵引,否则,交锁的关节突不易解脱。6.骨牵引患者卧床时间长,要加强护理,防止发生褥疮,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肌肉收缩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布托牵引系利用厚布或皮革按局部体形制成相应的布托,托住患部,再用牵引绳连接布托和重量通过滑轮进行牵引。枕颌布托牵引、骨盆悬吊牵引。颌枕带牵引骨盆兜悬吊牵引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早期并发症1.休克2.内脏损伤3.脂肪栓塞综合征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动脉、神经、脊髓)5.
7、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2.褥疮3.局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和结石4.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5.关节僵硬6.缺血性骨坏死7.创伤性关节炎8.深静脉血栓形成9.急性骨萎缩10.缺血性肌挛缩早期并发症防治(一)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病因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急救措施(一)体位休克时应采取中凹卧位,病人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二)保暖(三)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用鼻导管吸
8、氧,流量2~4L/min,严重缺氧或紫绀时应增加至4~6L/min,或根据病情采用面罩或正压给氧。(四)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