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34545
大小:351.3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21
《《民法基本原则》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地位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特点学理基本原则与法定基本原则前者是学理上对民法观念、理论的概括。后者是民事基本法的明文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内容的根本性:基本原则蕴含着民法最基本的价值标准效力的贯穿始终性:立法、司法、民事活动形式的非规范性和不确定性基本原则并非具体规范,概念具有模糊性功能的指导性、约束性与补充性第二节平等原则体现:1、权利能力平能自然人、法人的权利能力平等2、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要平等协商,一方不能凌驾于对方之上,不能强加意志给对方。但这不是指权利义务
2、的绝对对等3、民事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主体地位平等是形式的平等而不是实质上的平等。民法以及其他法律在一定范围内,会对实质上的不平等做出矫正,如对消费者的保护。第三节自愿原则体现:1、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2、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受欺诈、胁迫所为的法律行为可以撤销3、当事人的意愿优于任意性规范对自愿原则的限制:强制性缔约、附和合同的出现、第四节公平原则公平是指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一、具体体现:1、民事主体有同等机会参与民事活动公平可分为机会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民法的公平是何种公平?2、当事人在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上的对等性如显失公平、情势变更的情形但公平不是绝对的3、民事主
3、体合理承担民事责任4、合理负担风险二、公平原则的功能公平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民事司法原则公平原则是立法原则第五节诚实信用原则1、诚实信用是道德规范还是法律原则?2、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观点1:有人将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本着善意诚实的态度,即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不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条款。观点2:对诚实信用,不能从其字面理解限定其含义,它应被理解为有司法者享有的法律适用授权规范。其外延往往是不确定的,具有最高条款的作用,司法者可以依据它所包含的衡平精神,限制、补充、协调其他法律规范的适用。其被称之为“帝王条款”。3、诚实信用
4、原则的发展?罗马法中的善意——近代民法将其作为合同履行的原则——现代民法将其提升为民法的一般条款,既是对当事人的要求,也赋予了法官创造性适用法律的行为。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意思自治原则的修正。4、是否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判断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的公平较量与公平原则的区别在于,诚实信用原则更注重对行为或活动本身是否衡平合理进行判断。如:损害分担用公平原则去衡量,而合同履行行为是否合理用诚实信用原则衡量情事变更制度,缔约过失责任的依据是什么?第六节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民法通则没有直接规定权利不得滥用原则,而是根据宪法第51条推定。何谓滥用权利?故意损害说(主观说)实际损害说(客观说)缺乏正当利益说选择有害的方
5、式行使权利限制的客观说不利益说诚实信用与权利不得滥用的关系:观点1:前者是最高原则,后者是违反前者的效果观点2:前者是从主观上要求建立的权力的内在界限,后者是划出的客观界限违反权利不得滥用的后果:权利本身仍存在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害,应承担侵权责任。第七节公序良俗原则例1:有妇之夫甲与乙签订协议,乙与甲同居,甲赠与乙别墅一栋。例2:有妇之夫甲与乙同居,后甲想结束同居关系,与乙签订协议,若乙同意,将赠与乙别墅一栋。例3:有妇之夫甲与乙同居,在甲生病期间,乙一直照顾陪伴,甲在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全部遗产遗赠与乙。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
6、经济秩序。”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善良风俗一、公序良俗的含义与本质公共秩序:是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的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家庭秩序。善良风俗:指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原则是对意思自治的限制,是国家对市民生活的干预,是公法通往私法的桥梁二、对是否违反公序良俗的判断以整个法律的价值体系和一般社会道德观念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1、行为人的主观因素是否影响判断?是否违反公序良俗的判断,是法律共同体的判断,而不是行为人的判断,即主要是客观的判断。但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影响。2、判断是否违反公序良俗的时间点违反公序良俗行为的类型化:危害
7、国家公序的行为危害家庭关系的行为违反性道德行为射性行为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的行为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违反劳动者报的行为暴力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的后果:法律行为无效构成侵权要承担侵权责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