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784669
大小:19.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乌江中心小学程福林【教材分析】《幸福在哪里》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篇课文是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的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三个牧童把一口污浊的喷泉砌成一口清澈的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然后通过各自的探索、实践。十年后,明白了幸福在哪里的真谛,揭示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个道理。【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读,深入感悟文本,让学
2、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教学时采取多种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更好地去领悟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同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朗读的示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很喜欢读,故事中人物形象富有童趣,学生乐于模范,学生求知的欲望高。学生对利他主义的幸福认同显然肤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努力让孩子们用心去感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引导学生去认同孩子们的幸福,进而去欣赏这种高尚的幸福。通过平等
3、视角,在互动中了解学情,生成与课文共鸣的幸福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童话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理解“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含义,体会劳动的快乐,感受劳动的价值2.练习独立识字,写摘录笔记。认字8个,写字11个。3.理解“领悟、痕迹、诺言、异口同声”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结合阅读学习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的特点及效果。【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童话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及效果。【教学难点】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感受劳动的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
4、课件、学具(心语卡)【教学流程】情境营造,导入新课(3分钟)——要点回访,整体感知(5分钟)——自学释疑、合作探究(26分钟)——拓展延伸,情感升华(6分钟)【教学过程】一、情境营造,导入新课。1.配乐朗诵。(曲目:《幸福在哪里》伴奏)2.板书课题,生齐读。二、要点回访,整体感知。1.多音字考查(课件出示:奔、畜)。2.认读字词。(课件出示)(重点指导:觑qù奔bèn浑hún)3.课文内容回顾: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出示学习目标(课件,请学生读)。三、自学释疑、合作探究。1.师:下面进入自学释疑(课件出示)环节,课件出示:(导学
5、提示)2.指名读导学提示。3.师强调温馨提示(边读边画——进行批注——班内汇报)4.交流汇报。(1)重点句段(课件出示):①第二天,他们带来十字镐、铁铲,先挖开一条深沟,把杂草和腐烂树叶上的污水排出去,当积聚在地面的污水排光以后,小沼泽的沙土底下涌出一股清洁透明的泉水。孩子们高兴极了。他们又从远处搬来石块,把沼泽砌成了一个整齐的泉井。②孩子们愉快地、心满意足地坐在泉井旁的石板上,观赏着清澈的泉水。水清得同镜子一样。当泉井里的水慢慢满上来时,他们又把它引向一条水沟往外流。1.生上黑板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表现心情的词语。2.指导朗读。(动
6、词重读,读出三个牧童的喜悦的心情)3.男女生读,师随机评价。(2)质疑问难:为什么三个牧童感到心满意足,愉快地呢?1.指名回答,师评价。2.师:是谁第一个感受到他们劳动的好处呢?(生:智慧的女儿),她是怎么评价三个牧童的劳动成果的?(指名读第11段),师随机评价。3.师:智慧的女儿代表森林、代表森林里的动物,代表,还代表,(学生自由补充),是啊!智慧的女儿代表一切能够享用到这井水的朋友们,向三个善良、懂事的牧童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善良,感谢他们的懂事,更感谢他们为森林里的生活的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清澈的泉水。感谢你们!祝你们——健康和长寿
7、!再见!祝你们——幸福……(引读),(板书:幸福)4.师:此时三个牧童的表现如何?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展现三个牧童的表现?(指名回答,师评价),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它在本文中的意思?(相互看看),他们的疑问是什么?(指名回答:幸福在哪里?)5.师: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疑问的?谁来挡智慧的女儿。你就是智慧的女儿,美丽、朴素和温柔,谁再来试试?(戴头饰,指名读)智慧的女儿和三个善良的牧童做了一个“十年的约定”,这么长时间?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而要等十年的时间?)谁来帮帮他?消除她的疑虑?(指名说,师随
8、机评价)5.师:此时,智慧的女儿消失了,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各奔前程,一个孩子提议——(我想东走),另一个说——我向西,第三个孩子意志坚定的说——(我就留在村子里,我认为幸福就在这里),就这样,三个人分头走了,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