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53782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估衣小学 吴守涛创新是一个民族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对新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的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就在于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研究性,增加综合实践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养
2、成创新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我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好奇是创新的动力很多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好奇。童年的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了好奇,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童年的瓦特对沸腾的水使壶翻动产生了好奇,后来发明了蒸气机。其实,孩子都是怀着种种好奇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了好奇心,他们就对未知世界充满着浓浓的兴趣,从内心深处滋生出探究的动机,孩子的创新的热情悄悄在这里萌发。遗憾的是,由于受不良家庭教育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孩子的好奇心从一开始就或没被发现,或倍受冷落,或予以制止,或随
3、便搪塞。孩子的好奇心刚刚萌发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例如:孩子问:“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发亮?”6妈妈心不在焉地说:“真笨,天上的星星本来就亮!”孩子又问:“那白天星星咋不亮?”妈妈生气地说:“不知道!”在我们的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一个个不经意的“不知道”,一个个挫伤孩子自尊心的“真笨”,使孩子的好奇心越来越少,学生慢慢地对社会、大自然、课本就变得木然了,久而久之也自然变成了言听计从的书呆子。孩子的好奇心就像荷叶上的露珠,它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脆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唤醒、激发和精心地呵
4、护,用赞美的阳光让好奇的雨露发出多彩的光芒。二、基础是创新的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一个人即使有点创新的天赋,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其创新水平只能在低层次徘徊,没有知识的底气,不会有创新的灵气。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否则,就等于在石头上种草,劳而无获。贝多芬如果没有音乐基础,再好的天赋,也不会创作出那么多惊人的名曲;很难想象一个连写字基本功都没有的人,会成为书法家;如果一个人没有大量语言的积累,他的文化素养好不了,也不会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终日不学而苦思冥想是不会有创新收获的。没有坚实的
5、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双基训练。“双基扎实”,这是我国教育的优势,只是获取知识的方法要改变,在加强知识获得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对方法的习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不断地把学生引向深入。理科如垒塔,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之上,知道间的层递关系非常密切,往往是6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后面与其相关的知识就很难理解。这座塔越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越强,这座塔越坚固,学生的创造思维就越丰富。文科如聚沙,知
6、识间的联系,也不是那么紧密,知识间的层递关系也不象理科那样明显。利用文科的特点,不断地吸纳、积累、感悟、内化,积累得多了思路就清晰了,思维就开阔了,创造性思维就灵活了。与此同时,就学生的方法和习惯而言,也是在不断的积累训练中才能养成,培养创新素质本身也是如此。我们在开始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久而久之养成创新习惯,形成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创新精神。三、尝试是创新的摇篮尝试是人的需要。首先,尝试是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人从诞生那一天起,都有了尝试的愿望。走
7、路、说话不就是在自主尝试中学会的吗?尝试是人生存的需要,如果人没有尝试的勇气,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不要说进步就连生存也将面临种种困难;尝试是学习的需要,创新教育需要尝试性的学习;尝试能使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尝试也是人发展的需要,没有大胆的尝试,人类无法进步,社会也无法发展。很多发明创造都启源于尝试,爱迪生没有上千次的尝试,就不可能发明电灯;诺贝尔没有冒着生命危险的尝试,也不可能发明炸药。尝试是创新的摇篮。6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在教育教学中,剥夺孩子尝试的权力,扼
8、杀孩子的尝试精神的例子数不胜数。当孩子摔倒时,美国人只说三言两语鼓励的话,然后看着孩子直到他站起来。听说非洲有个民族的母亲模仿孩子,反复摔倒再起来,鼓励孩子尝试站起来。而中国的母亲大多会跑过去把他扶起来。传统的应试教学,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唯“标准答案”是从,教师或满堂讲,或满堂问,象有一只无形的手牢牢牵着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管理班级中,教师也常常包办代替,事事都认为学生办不好,越俎代庖。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被剥夺,自信被泯灭,个性被扼杀,久而久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