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85597
大小:8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第六课《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教学设计课题《雪》授课教师教材分析《雪》是鲁迅《野草》中写得很精彩的抒情篇章,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准确,文章围绕江南与北方不同雪景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
2、态度。重点与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和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情感及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南北的雪景图,制成幻灯片。总课时数2日期教学过程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见过下雪吗?见过雪后的景象吗?展示几幅雪景图片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景,或者朗诵一段(节)描写雪景的诗文,同时谈谈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感悟鲁迅笔下的雪景。二、作者介绍从名、时、地、作四个方面介绍作者。
3、二、什么是散文诗?介乎诗与散文之间,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幻想;从形式上看,它和散文不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形式比较自由。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者。三、整体感知课文1、字词读音及释义。2、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明确: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滋润美艳明艳有趣不能持久四、研读课文精读第一段冰冷、坚硬、灿烂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温度、硬度、形状“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此句在文中有何作用?雨本无“幸”与“不幸”的感受,引发读
4、者遐想,开启下文“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此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比喻。形容其“滋润美艳”。哪些地方是实写?有哪些景?“雪野中……冷绿的杂草”。山茶、梅花、腊梅花、杂草。静景。哪些地方是虚写?“但我眼前……嗡嗡的闹着”。动景。“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此句与前面的叙述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想象之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孤独)蓬勃奋飞作者赋于了北方的雪以什么样的个性?独立的个性、斗争的激情、献身的精神作者更喜爱哪里的雪?从何
5、处可以看出?北方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作者更喜爱北方的雪?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歌颂斗争精神和不屈意志。第二课时一、揣摩一些语句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冰冷的”“坚硬的”强调了雪的不屈的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形容江南雪的什么特点?)——这里是指江南的雪孕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
6、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它成为了雨的精魂。4、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间嵌入一个“但是”,有什么意味?——作者在看似不需要转折处嵌入一个峻急的“但是”,更加明确了作者的情感倾向,是鲁迅独特的语言风味的体现。二、小结1、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来象征某种特殊意义的具体事物。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北方的雪象征:一种
7、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著抗争精神,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江南的雪是一种温润、宁静的美,但还需要北方的雪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精神。2、本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及对比手法借描写南方的雪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借描写北方的雪赞美、歌颂斗争精神和不屈意志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形成了对比3、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刻理解本文《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
8、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句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所作.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