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45169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古诗词鉴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阅读作业讲评课沈霞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实践,能掌握写景类古诗词常见题型的答题思路,提高答题的规范性。教学过程:一、首先,我们一起来明确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我们一起把学习目标读一下。二、(一)田舍①宋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注释】①田舍:农家。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1.全诗洋溢着一种“”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师:总体
2、情况,共5分,全拿到分的只有1人,4分:9人,3分:14人,2分:8人,1分:6人。其中扣分最多的是第三小题。师:接下来我们一题一题来分析。在分析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首古诗,一起把这首古诗朗读一遍。第一题:我们先来看第一题,题目说“全诗洋溢着一种“”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先来看我们班的一些问题答案:全诗洋溢着一种“农家”的气息。“烟火”“田舍”参考答案:“‘乐’或‘乐哉’”第二题:“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同学一:儿童在落叶下睡觉,鸟雀在太阳下叫。同学二:深黄的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落在地
3、上,儿童悠闲地在落叶上睡着觉,鸟雀在优美的斜阳中此起彼伏地唱着歌。师:你们觉得这两位同学的答案,哪个答案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小孩子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师:那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以后如果古诗词碰到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或者说怎么答才更规范?归纳:第一步:抓准意象——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第二步:想象与联想(画面成串)——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第三步:修辞(表达)——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师:当然要注意:能不能改变句子原意?能不能遗漏任何场面、景
4、物?第三题:师:再来看第三题,第三题是扣分最多的一道题目,班里只有2位同学答得还算完整。那我们着重来看这道题目。题目:请说说“鸟雀噪斜阳”中“噪”字的妙处。(2分)班里同学的答案:“噪”以动写静,形象地表现出鸟的鸣叫,写出了农家生活的美好。参考答案:“噪”在这里特指“鸟的鸣叫”。儿童在落叶堆里酣然入睡,鸟雀在斜阳下热闹地飞鸣。以动写静,衬托了农村生活的恬静、安详,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农家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师:你们觉得和参考答案相比,这位同学的答案少了哪些内容?师:其实答这种题目,答案可以分为几层?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归纳: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
5、含义)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分析作用(烘托了意境?或表达情感?)师:但有时候解释字义和描述景象放在一起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后分析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一定要点明。三、巩固练习(二)樵夫词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师:既然第三题扣分最多,那老师就再出一道类似的题目来考验一下你们。看训练单上第二首古诗。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2.说说末句“竟挑蝴蝶下山来”中“挑”字的妙处。(2分)参考答案:1.白云堆、深林2.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休闲
6、。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请一到两位同学上黑板写答案】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写景类古诗词两种常见题型的答题思路,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先是描绘画面,第一步,抓准意象,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第二步,想象与联想(画面成串),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第三步:修辞(表达),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另一种就是赏析关键字。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分析作用(烘托了意境?或表达情感?)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就当堂训练,再来巩固一下这两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请大家完成第
7、三首古诗湖上。五、作业布置:(若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三)湖上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说说首句“花开红树乱莺啼”中“乱”字的妙处。2.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两句所描写的画面。参考答案:1.“乱”是纷乱、杂乱的意思;这个句子描写了诗人看到许多黄莺在树间飞来飞去,或者站在树枝上清脆地歌唱;“乱”体现了黄莺的多、叫声的杂,烘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2.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悦的群莺在不停地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