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模糊美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模糊美

ID:36862340

大小:245.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模糊美_第1页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模糊美_第2页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模糊美_第3页
资源描述: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模糊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l2期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o08年l2月V01.22N0.12JoumalofChongqingInstitute0fTechn0】0gy(SocialScience)Dec.20o8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模糊美高晓琦(江苏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接受美学将文学作品的语言视为一种含有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的“框架结构”,这些“未定点”和“意义空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伸缩性,能够激活读者的想像力,召唤读者参与文本创作,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余味无穷的模糊性审美快感。关键词:接

2、受美学;文学作品;模糊美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l—o924(2008)l2—0129—03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都崇尚“精确”而力避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模糊”,并认为精确是语言表达生动、鲜明并具备艺术性历史的,以及个人的原因【J333。的基础。以黑格尔、尼采、歌德和柏拉图为代表的传统观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接受美学的两大理论家,他们分别点更是把语言的模糊性看作自然语言的缺陷。然而,模糊体现了接受美学研究内容的两种不同方向。姚斯所关注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作为客观反映现实的是“接受

3、研究”,主要考察文学接受现象的历史演变。他世界的自然语言必然具有模糊性l1J。对此,我们无法回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观察者都避,也不必回避。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自在客体,并不是一座自言自语的宣语义模糊无疑会影响表达效果,但语言的模糊性并不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是像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总是坏事。模糊性的表达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适应不同的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_4J33。他还指出不经审美交际需要,而且它在文学作品中也具有比明晰概念更为独接受活动的文艺作品只是一些没有生命力的物质材料,仅特的美学功能。虽然“含糊”无“美”可言,但“模

4、糊”却是语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谈不上什么价值和影响;唯有审言美学应该而且必须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l2J。英国著名美接受活动才能将文艺作品从这种物性存在中解放出来,学者理查兹在《修辞的哲学》一书中指出:“旧的修辞学认产生精神作用和审美效果,成为“现实的存在”,并获得艺为模糊是语言里的一种错误,希望限制它,消除它;新的修术生命力。辞学认为它是语言力量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大多数重要话伊瑟尔在肯定作品意义具有不确定性的同时,又把作语的必不可少的方式。”_3j品的言语视为一种“召唤结构”、“启示结构”。这种结构诱发读者反应的潜能,不仅能够调动读者对文本进行

5、必要的1接受美学加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驾驭着这一过程IJ娜。他认为文艺作品是包含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的“框架结构”,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呈现出多这些“未定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阅读文本。而这一元化的趋势。研究和批评的中心视角从过去的本体美学阅读过程是在读者和文本之间不断循环进行的动态过程,向作用美学转移,从对文艺自身存在方式的单一研究向对是一个不断建立、改变、再建立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读者文艺总过程的全方位综合性研究转移。“接受美学”(Aes—在阅读过程中需凭借个人的想像力、人生经验和审美意识tIledcs0fRec

6、eon)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文学对艺术作品的不确定意义进行加工、补充和创造以填补其研究方法论。它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其研究主体,探意义空白。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显现其作为艺术实体的思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地完成。而文本中的“未定收稿日期:2008—09—10作者简介:高晓琦(19r75一),女,陕西渭南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英语文学研究。130重庆工学院学报点”和“意义空白”则构成了文学作品的重要审美特征,它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是沟通创作意

7、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关人。必不可少的“中间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接受美学”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强调接受者的。的需求,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在这段文字中朱先生一方面用素描的手法给人以清制』3掘。它看重审美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文学作品晰印象,如“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点缀着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能通过审美主体的欣赏这一审些白花”、“开着的”、“打着朵儿的”,等等;另一方面,他又美再创造的活动才能得到呈现。审

8、美主体的阅读活动对运用大量模糊性表达来“泼墨”,来写意,如“弥望”、“田于“死”的作品来说具有“拯救”意义,而作品本身存在的田”、“袅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