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661305
大小:1.86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5-13
《生长在民间的诗学:狂欢诗学-巴赫金诗学思想论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长在民间的诗学:狂欢诗学——巴赫金诗学思想论纲姓名:纪洪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崔茂新2003.3.10论文摘要巴赫金是一位深刻狂欢化的思想大师。他的诗学思想博大精深,就象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处处闪耀着深邃的恩想之光。狂欢诗学就是其中最明亮的星座。巴赫金虽然没有为狂欢诗学网结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但在一株株看似孤立的概念之树的下面,我们能寻绎出一个交错盘结的发达根系,它们扎根于巴赫金哲学思想的土层深处,生长出一片繁茂的森林。本文试图对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进行梳理和界定,通过追溯其丈化人类学源头,剖析其基本概念,搭建其骨架
2、结构,揭示其对丈学乃至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巫术、劳动和狂欢是原始人类的三种重要生活方式,三者共同构成原始人类周期性的生活图景.狂欢的心理基础发源于原人(400万年前)青春化的过程。青春化使人类相对于动物来说青春期延长,衰老减缓,从而具有了更高的智力、更敏锐的感受和更强烈的情感。到智人(5-1o万年前)阶段,这些因素推动了人类想象力的突飞猛进。想象的飞翔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它和现实世界一起赋予了人类强烈、疯狂的情感.有众多的文化人类学证据证明,人类曾经通过药酒、舞蹈、礼仪等手段迷恋于这种癫狂沉醉的状态,这种极度欢畅和幸福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视为狂欢的早
3、期萌芽。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非洲的原始部落,或是民间的古老节日风俗中,看到狂欢的残影。古希腊罗马时期,酒神节、农神节等一系列狂欢节日生活构成了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狂欢广场上回荡着人类童年的欢笑.中世纪欧洲的狂欢节生活长达三个月之久,人们在恐惧严肃的官方生活之外,开创了亲昵诙谐的第二生活,就象在漫漫黑夜中点燃了一束温暖的火光.文艺复兴时期狂欢生活达到巅峰,狂欢化的世界感受向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狂欢成为人类青年时期的梦想.到17世纪,随着古典主义的兴起,狂欢生活逐渐式微,分化为两条路线:一条在民间挣扎生存:一条通向宫廷的假面演出。到近代社会,随着资产阶级文化的发
4、达,狂欢零落变异为宴饮、婚丧、体育赛事等残片碎羽,它对其它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大大减弱。巴赫佥正是通过对狂欢文化史的考察,揭示出狂欢和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创立了狂欢诗学。巴赫金认为:阶级社会的人类生活分为官方的生活和民间的生活,民间生活中以狂欢节为代表的节庆狂欢生活对人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生活形成了狂欢节世界感受、狂欢式和狂欢化的语言。狂欢节世界感受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世界观、价值观、宇宙观;狂欢式是一切狂欢节式的庆典、仪礼、形式的总和,是渗透着狂欢节世界感受的混合的游艺形式;狂欢化的语言是在狂欢节上形成的特殊语言,是渗透着狂欢节世界感受的语言,是完全不
5、同于官方语言的丰富而独特的语言.这三者向文学的渗透和转化,就构成狂欢化。狂欢诗学的基本骨架:狂欢节~狂欢式一狂欢化。这是一个生活一仪典~文本的转变过程。本文用较大篇幅论述了狂欢式和狂欢化的特征。狂欢式的外在特点:全民性、仪式性、人际关系亲昵化、插科打诨;内在特点: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正反同体性、快乐的相对性。狂欢化的主要特征:直接描绘狂欢性的节庆活动、狂欢节仪式移植到文学中、狂欢广场的泛化、时空狂欢化、双重性形象。这些特点以狂欢式的世界感受为核心,充满了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摧毁一切与更新一切的精神。在廓清了狂欢诗学的骨架结构之后,本文将狂欢诗学的
6、一系列概念分为风格、手法和人物三类,进行剖析和研究。狂欢诗学的风格分为:庄谐、复调,怪诞.这是巴赫金对古希腊罗马文学、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伯雷的文学世界研究后,提炼出的三种文学美学观念,三种风格都来源于狂欢生活对丈学的影响,并且通过不同作家的个性化艺术创新,创作出了精美绝伦的文学经典。狂欢诗学的手法分为:脱冕、讽拟、时空体。这三种手法使文学作品获得深刻的狂欢化.狂欢诗学的人物典型:小丑、傻瓜、骗子。三者都是深刻的狂欢化的人物。他们都生活在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的边缘,具有双重性的特征。除此之外,本丈还分析研究了节庆性、狂欢式的笑、官方节日和民间节日的区别。这三个概念
7、是理解狂欢诗学的三把钥匙,是进入狂欢诗学殿堂的重要入口。在对狂欢诗学的结构骨架和概念体系进行研究之后,本文对狂欢诗学进行了哲学分析。人类发展史也是人类的思维范式的演化史。人类先后形成了三种思维范式:本体一实体论思维范式、主体一认识论思维范式、主体间性一人类学思维范式。与此相匹配,人类艺术思维也大致经历了三种类型:模仿型,认为艺术是对心外之物的模仿;创造型,认为艺术是心灵自身的创造;人类学型,认为艺术是人的活动,联结心灵和外物.巴赫金认为自我和他者互为主体,构成交流对话关系。对话是真理产生的过程,真理的本质是对话。自我的主体性就是在与他者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离开
8、对话,就成了独白.独白是真理的终结。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