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讯140408遵循学生认知 构建和谐课堂

中学数学研究-讯140408遵循学生认知 构建和谐课堂

ID:36165006

大小:148.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讯140408遵循学生认知 构建和谐课堂_第1页
中学数学研究-讯140408遵循学生认知 构建和谐课堂_第2页
中学数学研究-讯140408遵循学生认知 构建和谐课堂_第3页
中学数学研究-讯140408遵循学生认知 构建和谐课堂_第4页
中学数学研究-讯140408遵循学生认知 构建和谐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研究-讯140408遵循学生认知 构建和谐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16034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斜率宋卫东发表在讯140408上属于教法、辅导、课例题为《遵循学生认知构建和谐课堂》学习是由学习者(学生)主动地以个体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基础去建构新知的过程,是学习者的体验和感觉.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应建立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从学生的本真认知人手,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去激动、触动、感动学生的心灵.对于“直线”这一内容,现有各类高中教材都是以“一点一方向”确定一条直线作为学生的认知基础,而学生对直线最原始、最本真的认知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如何从“两点确定一条

2、直线”为探究的支点,让学生自然地、本质地接纳、承领直线斜率的知识,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体会?可以从知识、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来谈.学生16:知识方面我们学习了斜率的坐标公式,方法是坐标法,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和化归思想.师:函数经常是形助数,是借助于“形”研究“数”的问题,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利用坐标系,借助于“数”研究“形”的问题,也就是用解析法(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二、教后反思数学教学贵在自然、本质,数学学习意在简单、深刻.课堂教学是以师生的相互交流活动为载体,以最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为支点,探究新知从何方来向何方去的动

3、态生成过程.本节课敢于创新,敢于“放手”,紧紧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以此为探究支点引导学生展开了合理的“思”和合理的“想”,并能自觉地“思”自觉地“想”,学生的视界和文本蕴含的视界不断融合,尽可能地让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得到丰富和提升.1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去探究、生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认知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本节课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出发设计教学,搭

4、建起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勇于探究的思维平台,为揭示直线斜率的坐标公式的形成过程,探寻直线斜率的坐标公式与倾斜程度的内在联系创造了契机.知识是自然获得的,而不是幡然领悟,只有沿着学生的思维路线探究、生成,这样的教学才和谐高效,才能真正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使课堂教学本真、有效,应以钻研教材、理解学生、研究学情开始.勇于创新的老师都对教材进行过深度解读,对教学目标有准确的定位,同时具有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效把握的能力.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如果不深人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理解学生,课堂教学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

5、放矢.理解学生就是要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才能寻求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_有创新、有思想的课堂才有活力,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维,才能突出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课堂教学既得知识,又得方法和思想.本节课从理解学生出发,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本质、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保障学生合理负担、低耗髙效,努力缩短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的距离.同时培养和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和潜能,充分积淀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跳跃的能量,实现最近发展

6、区的后续延展.本节课创造性地把教材上的文本知识与学生的已有认知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为起点,让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动”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地、有意义地建构,从而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思维的灵魂和独有的灵性,使学生的思维在有意义学习活动中自然地流淌,让知识生成更自然、流畅,知识体系更具创新性和系统性.2以问题激发学生参与,驱动学生深度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最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目前数学教学创新的一个热门话题,数学问题的本质是思维活动,思

7、维过程中最富有创新的是对问题的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课堂思维和互动的最基本而又最有效的策略应该是设置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思考与讨论的载体,就有了展示的机会,自然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课堂也就会“动”起来.课堂上的问题如何呈现才能引发学生深度的思维,是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所以,必须清楚问题设置的目的,讨论的必要性以及问题呈现的梯度.本节课在设计问题时充分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注重从基础练习中挖掘、提炼和构建有意义的问题串、知识链,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问题,让学生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冲动,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地、愉悦地

8、投人,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实质性的思维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堂上,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