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34015
大小:64.7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5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第18课+晏子治东阿+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8课晏子治东阿【学习重点】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2.分析景公的态度并联系现实,体会用人之道。3.了解晏子的政治主张,培养爱国之情。一
2、展读积累
3、晏子的名言1.衣莫若新,人莫若故。2.分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3.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4.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5.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6.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7.生有厚利,死有遗教,此盛君之徳也。8.利于国者爱Z,害于国者恶之。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10.进不失廉,退不失利。,11.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12.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文
4、本导学■语言积累1.词语理解⑴通假字①并曾赋敛:■②仓库少内:③再拜便辟:■(2)—词多义r晏子治东阿:■君有疾在月奏理,不治将恐深:—①治彳—三年不治,臣请死Z:■、治《春秋》:■r景公召而数之:计之以数:②数2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罟不入待池:.数犯边境:■r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阿母谢媒人:③谢<谢家来贵门:■、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便事左右:④便彳再拜便辟:■、便言多令才:■(2)古今异义①子退而自察也••古义:今义: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古义:今义:①于是明年上计••古义:今义:②便事左右••古义:今义:(2)虚词归纳r景公许之:■臣请死之:①之彳•甚善矣,子之治东
5、阿也:■.陂池之鱼:■r景公召而数之□:■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②而2子退而自察也: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景公迎而贺之曰:■.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1.词类活用(1)臣请死之:(2)以利贫民:(3)而君反以罪臣:■1.特殊句式(1)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2)东阿者,子之东阿也:2.语句翻译(1)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口。译文:⑵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译文:(3)君乃反迎而贺。译文:■整体把握1.《晏子治东阿》一文可分为几个层次?请概括每层的内容。答: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重点突破1.晏子两次治理东阿,措施不一样,结
6、果不一样,景公的评价也不一样。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探究分析。答:2.晏子在受到景公的责备后,为什么还要继续治理东阿,而受到景公的赞美后却要“不能复治东阿”呢?答:■美点赏析作者在叙述事情经过和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是非曲直一H了然。请结合课文,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事件第一次治理第二次治理治理措施治理结果景公的态度晏子的做法【链接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刘向(约前力一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
7、》等书。《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的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其中很多篇章类似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少影响。2.背景展乔春秋时期,齐国名臣晏子受命治理东阿。上任伊始,晏子便实地调查,了解民情,制订方案,亲自指挥修筑道路,开垦荒地,维护社会治安,净化民俗民风,惩治懒人恶人,处事不卑不亢……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理,东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乐业,一派兴旺景象。而此时,许多“佞人”四处告状,诉晏子治理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齐景公召见他进行质问。文内文外■文内深读《
8、晏子治东阿》读后感读完这则故事,我们会不禁联想到如何评价干部、怎样看待干部政绩的问题。齐景公对晏子的评价之所以会与事实相去甚远,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齐王一人说了算,缺少严谨的评价机制,即使有左右大臣参议,但还是少数人的意见,没有能够充分体现民意:二是为表面现象所迷惑,齐王看似根据“公论”下的结论,但因缺乏深入调查,终为谗言所害。晏子成绩斐然时被评为“不称职”,成绩平平时却被评为“优秀”,这虽是历史的幽默,但同样也折射出当前干部评价体系中的一些弊端:一是从评价主体上看,少数地区和部门偏重于上级组织和领导说了算,导致少数干部存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不健康心理,从而衍生出“
9、形象工程”、“官观工程”之类的“唯上”政绩、“作秀”政绩;二是从评价内容上看,少数地区和部门偏重于GDP、企业规模、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重点指标的量化考核,使得一些干部为了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不惜违背客观规律,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搞“速成”政绩、“蛮干”政绩;三是从评价的表现形式上看,少数地区和部门偏重于图表数据和座次排名,导致少数干部想方设法制造“数字”政绩、“泡沫”政绩;四是从评价结果的使用上看,少数地区和部门偏重于单位基础好、发展速度快、工作绩效明显的干部,而对那些在艰苦环境中,克服困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