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31178
大小:75.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学案:专题十二+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文題解读一、词人名片辛弃疾为人豪爽,尚气节,具备出将入相的文才武略,而一生不能尽展英用,一腔忠愤寄之于词。其词多咏恢复之志,长于议论,感愤淋漓,承读苏轼的豪旷词风,拓展出南宋豪放词派的新境界。辛词风格多样,豪纵雄放Z外,或清丽妩媚,或苍凉沉郁。其词内容博人深厚,艺术造诣之高超、仓IJ作个性之鲜明皆超出前人,为宋代最杰出的词人,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传世。二、诗词故事辛弃疾的执政才干辛弃疾在任湖南安抚使期间,曾创办了一支两千五百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
2、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怎么办?辛弃疾白有办法,他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二十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三、文题背景丑奴儿,词牌名,釆桑子的别名。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三十里,有博山寺、雨岩等名胜。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时,常闲游博山,往来于博山道屮。这首词是他在博山道中--墙壁上题写的。全词抒发了作者胸中郁结的悲愤愁苦不能抒发的苦闷。文本赏读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檢。爱上/层
3、樣,为赋/新词/强说儻。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体。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这首词用对比手法写出一个“愁”字。宜用朗读,读出“愁”之轻重、真假和曲折表达。少年Z“愁”是假愁、淡愁,“而今”Z“愁”是真愁、浓愁。两种愁,宜对比读出。“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看似轻松洒脱,实含不尽沉重抑塞,这是作者胸屮郁结的悲愤愁苦不能、不得抒发的曲折表达。二、悟读,诗情画境他经历了太多的世事沧桑,积蓄了A深的忧愁苦闷,他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他只能在恬静的
4、田园乡村屮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这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个平庸苟且的社会中不得己的选择,一首《丑奴儿》道尽“天凉好个秋”!三、品读,鉴赏评析1.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全篇写“愁”,上、下片用了三个“愁”字。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答:3.“爱上层楼”、“欲说还休”在词中反复出现,结合具体语境分别说说它们表达的意味。签
5、・文本拓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柳边飞腔,露湿征衣重。宿鹫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蚱入梦。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1)词的上片屮“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写得饶有风味,请简要分析。答:(2)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皴.答案精析文本赏读1.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是指闲愁,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指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词中“欲说还休”实际是统治者不许他发表救国的言论。由于他是个北方“归正军
6、民”,处处受到猜忌,所以连话也不敢明讲。辛弃疾曾在《论盗贼札子》中提到自己的处境,说“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正是“欲说述休”句的注脚。可见“欲说还休”反映了辛弃疾归宋后的真实的生活处境。从艺术表现技巧方面说,作者在词末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來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的话來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淡的语言来表达,有吋更耐人寻味。他这首词外表虽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1.反衬(对比)。揭示了历经岁月的打磨,饱尝生活的忧患,才真正懂得人生的苦乐这
7、一哲理。2.此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柱句),强化和深化了感情。词的上片说,年轻时不懂得真正的愁,却硬要摆出一副愁态來。因此,“爱上层楼”的反复,有表达年轻人故作姿态的意味。下片说,人到中年,便真正懂得“愁”是什么,即便真“愁”也因为具有某种承受力而不愁了。因此,“欲说还休”的反复,有表达默默承受、从容坚忍的意味。文本拓展(1)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很有情趣的画面: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眯着眼向沙面窥视;投在沙上的影子也轻轻摇晁,大概是在梦中看见了鱼虾。词人由宿鹭眯眼假寐的生动画面想像到它梦见了鱼虾,想像合理,极富情
8、趣。(2)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彖,表达了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