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63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1

2015-2016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63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1

ID:32776071

大小:57.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2015-2016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63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1_第1页
2015-2016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63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1_第2页
2015-2016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63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63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学目标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辛弃疾词雄深雅健的艺术风格。2、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辛弃疾词的杰出成就、不同风貌。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能够对诗歌屮精警的名句进行鉴赏。4、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5、能够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尝试风景名胜联(或写景抒情联)的拟写。原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翻译年轻时不知道愁的滋味,喜欢登高望远。登高望远,为了写新的词无愁

2、而勉强说愁。而现在知道了全部愁的滋味,愁得无话可说。愁得无话可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词作分析此词不见《稼轩词》四卷本甲集,但四卷本丙集收了,而且加注:“书博山道屮壁。”《清统一志•江西广信府》说:“聘山,在广丰县西南三十余里,南临溪流,远望如庐山之香炉峰。”辛弃疾四十二岁被劾落职后,闲居信州上饶(今江西上饶市)。这里离博山不远,辛氏于博山寺傍还筑有“稼轩书屋”,故常来往于博山道中,先后在这里写下十几首词,这首词当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辛弃疾这次被劾失官,一下子闲居十年,是很令人惋惜和不平的。我们知道,辛弃疾是一位才兼文武的“一世

3、之雄”,用世之心极切,抗金之志极坚。他“抱忠仗义”南归,原想做一番事业。如果当权者能加以重用,他的抗敌复国的理想是可能实现的。但他们对像辛弃疾这种北来的归臣,总存戒心,不敢重托,而且动辄削职罢归,长期闲置。人们的同情当然在辛氏一边,辛氏的愁怨也很白然。《词苑萃编》载梨庄话说得好:“辛稼轩……负管(仲)乐(毅)Z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Z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刊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

4、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词上片一开始即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这里的“少年”,当指他南归入仕前的青少年时期。理由我们后面还要说。层楼,高楼。为什么“不识愁滋味”,就“爱上层楼”呢?这大概是,登楼所见者广,所观者远,茫茫四野的景色,容易触动人们的愁肠,所以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说:“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种情况在诗词中比比皆是,登楼与发愁几乎结成不解之缘。这事实上也正是文艺理论中所谓“情”与“景”的关系问题。但由于当时作者尚属年少,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

5、所以下句接着说:“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个“愁”,是无根之愁,是做作Z愁,所以在“愁”字Z前冠以“强”字。词上片是追忆,下片转入记实:“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这里的“愁”,再不是空喊造作之愁了,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之愁。它当指国愁,指作者想为国分忧而不可得之愁,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他南归入仕后处处殊感事与愿违之愁。这样,我们就把上片的“少年”与下片的“如今”界定在南归前后。在此Z前,他当然也会有愁,身陷敌国怎能无愁?大片山河沦人敌手怎能无愁?但情况不一样。那时,他“少年横槊,气凭陵”(《念奴娇》(少年横槊)),不受羁束:可

6、以潜入敌人心脏“谛观形势”,时机成熟可以率众起义,对叛徒或立行追杀(如对义端和尚),或擒回斩首(如对张安国),何其痛快,哪待愁上心头!就因为眼下的愁是国愁,受到压抑难于辩释、无法解脱之愁,所以说“欲说还休”。这种愁是最折磨人的,作者心屮z苦楚是不言而喻的。但作者并没有沿着愁一直写下去,而是将笔锋一转,说,“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把原來想说的话咽回去,改口说,天气凉快了,多好的一个秋天。短短两句词,写11!了人们的两副面孔:一副是心事重重,愁思百结;另一副是吞下苦泪,强作笑颜。多么不协调的两副面孔!但也正因这个不协调,才使我

7、们真正看到他那深沉、复杂、矛盾、哀怨的内心世界。这种笔法是很经济很高明的,它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在这里,似乎有个问题不应回避。现在人们一谈起王蔺等等对辛弃疾的弹劾,就欢喜用“造谣诬蔑”、“无端攻击”等辩词來替辛解脱,这恐怕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知道,王蔺弹劾他,说他贪、酷;王朝的罢免令,也说他贪、酷;不巧十几年后的黄艾、何澹等等也接二连三地弹幼他,还是说他贪、酷。这些全是“无根流言”吗?恐不尽然。如辛弃疾诱茶商军首领赖文政招安,尔后自食其言,将赖杀掉,不是真有点“酷”的味道?(镇压茶商军可不算)他在带湖“筑室百楹(间)”,楼台亭

8、阁应有尽有(见洪迈《文敏公集•稼轩记》),朱熹“潜入去看”,也惊叹“为耳目所未曾睹”(《龙川文集•与辛幼安殿撰书》),不也露出一点“贪”的端倪。我倒疑心,事实的最大可能是:由于辛弃疾对自己的思想作风不大注意,以致被人抓住把柄,加以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