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69397
大小:34.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6
《抗逆力叙事(心理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逆力叙事:抗逆力促进新模式同雪莉1彭华民2霍涌泉3(1,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46)(3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710062)摘要:抗逆力叙事是一种基于抗逆力促进的叙事治疗技术,是根据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的建构主义思潮提出的个案工作中的抗逆力训练方式。研究在叙事治疗的基本理念与中国文化的适切性基础上,探讨了抗逆力促进的叙事治疗过程和质性评估工具。将抗逆力叙事过程分为建构自我叙事、解构风险逆境、丰富特殊事件、他人参与见证四个环节,从界定问题、风险外化、重构故事、强化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形成“我的抗逆故事”、“我的抗逆影响系统”两个抗逆叙事质
2、性评估工具。同时提出在抗逆力叙事中需注意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并在理论、方法和工具方面需要通过实践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键词:叙事治疗抗逆力叙事过程1引言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迅速转变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留守儿童、贫富差距、“房奴”、“孩奴”等一系列新名词标志着人们生活、学习或工作的原有模式受到冲击,早期的生活稳定性和安全结构被打破,从而面临着随社会发展而来的一系列逆境和挑战。在充满压力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快速适应并实现自身价值,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内在期望。如何提升个体抗逆力,使其在压力与逆境中依然能够发挥自身潜力,满足自身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最
3、终得以提升其幸福感也成为目前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发起了积极心理运动,主张通过对人们内在美德与活力的发展,充分发挥个体固有的潜力,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帮助人们完成对幸福的追求。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治疗的基本不同在于将关注点放在对个体良好品质或美德的发展,是一种预防性心理服务理念,而传统心理治疗关注于引起个体不适的问题和症状,重在减少症状失调而非积极功能的发挥。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因其独特的服务理念掀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潮,也为新时代的心理干预与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现代的建构主义思潮为积极心理理念下的叙事治疗提供了理论
4、依据。与现代实证主义的观点不同,建构主义打破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观点,认为不存在抽象的客观真理,而只有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建构的真实。因此当实证主义着力于找寻发现客观真理的事实时,建构主义强调这种唯一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强调意义的赋予和个体建构的自主性,心理咨询需要基于个体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属于来访者个体的“事实”,因此建构主义希望在咨询治疗中共同建构与创造意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服务理念和后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我们结合叙事治疗理论和技术,探讨在当代社会背景下,针对个体抗逆力促进的叙事治疗技术,以期满足个体压力应对的需要,最终达成对幸福感的提升。2理论背景2.
5、1抗逆力概念提出及研究进展抗逆力(resilience)概念的提出源自于Garmezy、Werner等人对弱势群体的纵向干预研究(Luthar,2006)。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同样身处逆境(贫民窟、父母有精神疾病或酒精滥用、社区暴力等)的儿童,其中一些人并没有如人们所预期的在成长后出现精神心理疾病或行为问题,相反经历逆境之后仍能发展良好,学者们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有抗逆力的儿童。当resilience一词进入国内时有多种翻译:心理弹性、心理韧性、抗逆力、复原力等。翻译的不同源自对概念的不同理解,也是抗逆力概念本身的多重含义导致。心理弹性和心理韧性二词的用法更多
6、出现在心理学论文中,他们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个体所属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是一些人拥有而其他人所不具有的,需要经过培养而得以发展。抗逆力和复原力概念的使用更多出现在社会学研究背景的学者论文当中,他们将抗逆力更多视为一种能力,是每人都可以具有的能力,但能力有高低水平之分,从而表示出抗逆力的不同。复原力在此基础上还强调个体在经历逆境之后适应水平恢复到困境之前的水平,但就目前的研究发现,经历风险或逆境之后个体可能恢复到比之前更高或更低的水平,因此复原力的概念使用有其局限性。我们认为将resilience译为抗逆力更为适合,指个体拥有的能够从风险或困境中恢复并发展的一种能
7、力,临床或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对这种能力的培养而提升个体适应性最终达至幸福感的提升。抗逆力研究发展至今尚不足半个世纪,基于抗逆力特质说的学者大多沿用基于变量的研究范式,将具有抗逆力的群体与不具抗逆力的群体进行对比研究,找寻抗逆力的保护性因素、风险因素及其中介、调节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积极特质都被认为与抗逆力有关,但没有这些因素是否就不能抗逆却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因此对抗逆力自变量的确定便陷入困境(Masten,2011)。基于抗逆力能力说的学者则大多沿用基于对象的研究范式,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将对象置于自然环境之中,比较
8、处于风险中的个体与没有经历风险的个体存在哪些差异,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