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

ID:33565027

大小:988.03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2-27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概念:运用物理学、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病情、判断预后等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临床血液学一般检验,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栓与止血的检测,血型、血库、交叉配血,排泄物、分泌液及体液检验,临床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等运用:疾病诊断、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进行社会普查、开展健康咨询、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学习方法与要求:1、个体化、综合、动态分析的思维方法2、掌握各项检测项目的适应证、选用原则3、掌握各项

2、检测项目的参考值、临床意义4、熟悉标本采集、处理、实验方法等第二章血液学一般检验血液的组成1、分类:全血、血浆、血清全血:用于细胞计数、分类、形态观察血浆:全血去除血细胞。用于血栓止血检测血清:全血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检测等2、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法:微量检测静脉采血法: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动脉采血法:血液气体分析注意:严禁在静脉输液管中采集血二、抗凝剂抗凝: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者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抗凝剂: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例如:草酸盐、枸橼酸钠、肝素、EDTA三、红细胞(redbloodcell,erythrocyte)的

3、检验1、方法:显微镜计数法、血细胞分析仪法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X1012/L成年女性:(3.5~5.0)X1012/L新生儿:(6.0~7.0)X1012/L3、临床意义(1)增多:A、生理性增多: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运动、精神因素等(2)减少:生理性减少:儿童、孕妇、老年人病理性减少:概念:贫血(anemia)A、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障B、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贫、巨幼贫C、红细胞破坏增加如溶贫D、红细胞丢失过多(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大小异常、染色异常、形态异常、结构异常大小异常:染色异常:低色素:中央淡染区扩大,甚至中间不着色形态异常:水滴型红细胞、刺毛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

4、口红型红细胞、球型红细胞、靶型红细胞结构异常: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四、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一)、方法:1、手工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CN)2、血细胞分析仪法(二)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三)、临床意义与红细胞测定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平行。在某些疾病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发生改变。(两个实验需同时测定)例: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五、白细胞(whitebloodcell,leucocyte)的检验(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4-10)×109/L新

5、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二)白细胞分类计数1、方法:显微镜血涂片染色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三分群、五分群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参考值:百分比绝对值(×10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0.01-0.050.04-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0.50-0.702-7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02-0.5嗜碱性粒细胞(B)0-0.010-0.1淋巴细胞(L)0.20-0.400.8-4单核细胞(M)0.03-0.080.12-0.83、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A、病理性增多:

6、(A)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B)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的血细胞破坏(C)急性大出血(D)急性中毒(E)肿瘤性增多B、病理性减少:(A)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病毒(B)某些血液病(C)慢性理化损伤(D)自身免疫性疾病(E)脾功能亢进(2)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变化:劳动、饥饿、寒冷、精神刺激病理性增多:A、过敏性疾患B、寄生虫疾病C、某些传染病D、某些血液病E、某些恶性肿瘤F、皮肤病病理性减少:A、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嗜碱性粒细胞A、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A、增多:生理性:病理性: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

7、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对性增多:再障B、减少: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三)形态学观察1、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原始粒细胞--早幼--中幼--晚幼--杆状--分叶核成熟幼稚(1)核象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超过5%和/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细胞,为核左移。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2)核象右移:一般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为主,如果5叶以上超过3%,为核右移。大多数由于缺乏造血物质,如恶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