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10927
大小:37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习题训练研究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习题训练研究3§3终结性化学训练终结性化学训练是指化学教学活动结束时,为判断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训练。包括期末考试、毕业考试与高(中)考复习。其作用在于对一个阶段进行总复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完善,最后全面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水平。3.1终结性化学训练的特征终结性化学训练是化学教学活动结束时的评价,属于标准参照测验的性质,是绝对评价,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与评价的依据。因此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测评的范围与方式。一般说来,终结性化学训练有如下特征:3.1.1目标性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质上是课程功能的变化,即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
2、获得学习经验。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课程内容上要求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课程改革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与有效接受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中学化学教育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但发挥智育功能,而且在德育和美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把培养人作为最重要的任务,通过提高学
3、生科学素养来落实“科教兴国”基本国策和满足社会需要。化学终结性训练作为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探究利用终结性训练的多功能性,在让学生复习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更多地侧重于教给学生学习思路和训练科学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在较高层面上更有效地学习。终结性化学训练应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通过训练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地了解科学过程、了解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学习科学思想、养成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观,提高科学
4、素养。终结性化学训练应关注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编制训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化学跟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认识跟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训练习题还要克服传统学科课程的封闭性,注意反映现代化学的特点、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注意化学跟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渗透人文精神;注意化学学科教育的职业导向。阶段性化学训练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增加学生对科学探究等活动的感受和体验。【案例3-1】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道尔顿(J.Dalton)提出了近代原子论,他的观点奠定
5、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基础,他本人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原子学说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古典原子论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填序号)A.物质是由极小的被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B.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微粒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D.同一元素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不相同(2)19世纪末,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因为三个重要的科学发现而进一步得到提升。请分别将对应的科学家与这三个重要发现及现象涉及的有关性质用短线连接起来:贝可勒尔(A.H.Becquerel)发现了X射线带负电荷汤姆生(J.J.Thomson)发现了电子能使照相底片感光13伦琴(W.C.Rontgen)发现了元素放射性具有
6、巨大穿透能力这三个重要发现证明了一点,那就是。(3)英国科学家汤姆生(J.J.Thomson)随即于1903年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面包模型,该模型示意在下图中:他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体内,而电子又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正电荷所带电量必然(选填>,<,=)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4)在这三个重大发现发现的基础上,20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utherford)进一步研究起元素的衰变和放射性,发现了α、β、γ三种射线,并断定α粒子是。为此,他曾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1909年,卢瑟福和盖革等人用α粒子轰击金箔(如下图)时,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
7、很大偏转,有个别α粒子反弹回来。这个结果用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不能解释。但却使卢瑟福对原子结构产生了以下两个主要观点,它们是:①,②。于是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即,澄清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错误认识。(5)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尽管能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但它没有解决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况和原子核的组成。原子结构理论还需进一步发展。①玻尔(N.Bohr)的原子同心结构壳层模型是卢瑟福原子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