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

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

ID:32736466

大小:65.2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_第1页
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_第2页
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_第3页
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_第4页
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裕生: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选择字号:太虫尘木文共阅读549次更新时间:2015-03-3121:32:54进入专题:概念思维本源思维共相•黄裕生捉要:一切概念都来自于意识的同一性构造,而后者则是以分别识在综合的“看”中给出的共相(标准性的整体表象)为基础。因此,如果说概念思维是以概念去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思维,那么,概念思维就不仅是以分别识为基础,而11是以分别识构造出來的共相,以及通过共相进行的同一性规定为基础。这意味着,概念思维所打交道的是、也只能是同一性中的事物。相反,木源思维则与同一性事物无

2、关,而只与自在物即事物本身相关。关键词:概念思维,本源思维,表象,共相,同一性,分别识一提到“哲学”,人们首先想到它是一门科学。的确,从其产生起,哲学就是一门科学,甚至是一切科学的科学。这在近代德国哲学那里体现得最为明确。也正因为哲学是一门科学,所以它才是可教可学的,因而哲学也才能成为大学里的一个系,一个教学单位。既然是一门科学,哲学首先也就是一个概念体系,至少是像其他科学一样离不开概念。因此,如果说哲学是一种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必定就是一种概念中的思想:以概念传达与展开的思想。思想的作业进程似乎

3、就是概念的逻辑演绎过程。然而,正如哲学是科学但又不仅仅是科学,因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体系一样,思想(dasDenken/思维)也并不只是概念活动,而是要远比概念运动复杂得多。因为所有概念都只不过是思想的创造物,而思想并不从概念创造概念。这意味着思想有非概念的一面。那么,有非概念的思想吗?自从屮四文化相遇开始,这个问题就似隐似显地徘徊在中国思想界。整个二十世纪关于西方重科学屮国重道徳、屮国主天人合一西方持主客分离,以及中国守整体西方擅分析等等一系列对置性的判定,都隐含着对非概念性思想的肯定,尽管这些对

4、置性判定有大而化之、其至失于谬误之嫌。前些年关于对象性思想(维)与非对象性思想的讨论,则逼近了对非概念性思想的直接肯定。而近年来王树人教授等学者一再论述与倡导的“彖思维”,则不仅肯定了非概念性思想,而且尝试着对这种非概念性思想本身做岀某种说明与论证。如果说存在着非概念性思维,那么在我看来,它首先应当是一种本源性思维,也就是在先性的思维。在什么之先呢,在概念思维之先,因而是先于概念的思维。如何理解这种非概念的思维-思想呢?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哲学危机迫使哲学要面临的问题,i个西方哲学要真诚与谦逊地面对

5、象屮国古典文化这种界域思想就必须面临的问题。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何为概念思维?一般地说,概念思维就是借助概念以及概念间的演绎去理解、把握和确认事物的思想活动。这样的概念思维,通常也被称为认识活动。因此,规定与证明是这种概念思维的基木核心。但是,问题是,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概念当然只能是从概念思维来的。于是,我们发现,这样理解概念思维似乎会让我们陷入一个进行循坏规定的陷阱:概念思维借助于概念的使用来规定,而概念的来源又借助于概念思维来说明。不过,这种循环并不是一种错误而需要纠正,倒是为了使这种循环

6、真正能够通畅起来,我们要进一步追问更根木更尖锐的两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概念?或者问,概念意味着什么?这是其一。其二,概念是如何给出来的?首先讨论前一个问题。在现代汉语的基木用法中,“概念”被看作是对事物的一般性本质特征的把握,它是从感性事物的共同特点屮抽象、概括出来的。1比如从红纸、红布、红苹果等事物中抽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就形成“红”的概念。而在德语的一般用法屮,“概念”有两个基本意思:首先指一个思想单位(统-体)里包含的木质特征的总体;其次指关于某物的一个表象、看法或意见。2显然,不管是在汉语述

7、是在德语里,概念首先是一种思想性的东西,或者更确切说,是思想屮获得性的东西;其次它是对事物的本质的总体把握。简单说,概念就是在思想中对事物的木质的总体把握;或者说,概念是事物在思想中的木质存在。现在的问题是,概念是如何给出來的?这也就是问,思想是如何把握事物Z木质的?把握事物Z本质的事件,也就是给出概念的事件。一种最切合日常见识的经验主义解释坚定认为,本质是从感性杂多事物(如各种红)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性(如红性),因此,概念也就是抽象所得。问题是,如若述没有概念,思想如何进行抽象?以什么进行抽象?在

8、我们把共同性从诸(杂)多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分离出來Z丽,必须首先已对这共性有所把握。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在比较了诸多具体事物Z后才抽取出什么共性或共相。也就是说,我们对事物Z共性的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具体事物的特殊性的认识之上或之后,好像我们是在认识了诸多具体事物(如诸多马匹)的特殊性之后,再进行比较,逐渐删除掉特殊性,最后找到共性的东西。如果说我们是在认识了诸(杂)多具体事物的特殊性Z后才能认识这类事物的共性,那么,这根本上意味着我不可能真正给出事物的共性。因为我们无法穷尽具体事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