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芦花荡》教案

《新闻两则》《芦花荡》教案

ID:31699303

大小:53.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新闻两则》《芦花荡》教案_第1页
《新闻两则》《芦花荡》教案_第2页
《新闻两则》《芦花荡》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闻两则》《芦花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两则》《芦花荡》教案《新闻两则》《芦花荡》主讲:黄冈中学高级教师邵金扬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学习《新闻两则》《芦花荡》两篇课文。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由最高军事统帅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新闻,高屋建令瓦,大气磅礴。两则新闻,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新闻两则》,要了解新闻消息阅读及写作的一般特点。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老头子”

2、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主要的艺术特色。要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二、重点知识归纳(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生字读音荻港(d1)锐不可当(dang)溃退(kui)歼灭(jian)要塞(sdi)负隅顽抗(yu)2、词语释义锐不可当:来势威猛,不可抵挡。锐,指锐气;当,抵挡。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坚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迄今:到现在。迄,至U。负隅顽抗:凭借险阻,顽固抵抗。负,依靠;隅:同“嵋”

3、,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3、课文简析课题简析: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1981年7月9日《人民日报》。这次是重新发表。“百万”、"横渡”两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貌,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明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1•气、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句),全文导语,总述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概况。第二部分(自第3句至篇末):全文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三路军的渡江情况。它分三

4、层:第1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叙述中路军渡江情况。第2层:“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叙述西路军渡江情况。第3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叙述东路军渡江情况。4、写法上的主要特点①结构严密:导语和主体是“总分关系”,导语总述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概况,主体按渡江地点的不同,分中、西、东三路叙述。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之间衔接自然、过渡巧妙。如主体部分第二层叙述了西路军的情况后,即用“此种情况由于”过渡,“此种情况”承接上文来叙述,“由于”则引出议论,十分紧凑自然。这一层最末一句讲到汤恩伯到芜

5、湖督战不起作用,既是议论的事实论据,又为下一层作了铺垫。下一层便从汤恩伯的“认为”说起,然后用了“不料”一词转折,过渡到叙述东路军上去,巧妙而自然!②语言准确、简洁、气势磅礴:导语写得简练、明快,不足五十字,就交代了渡江大军的数量,渡江战线的长度,渡江作战的地点以及渡江作战的结果;“冲破”“横渡”等词形象地表现出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写中路军渡江,用“突破”一词十分准确。因为中路军是首先渡江,在敌人千里防线上打开的是一个缺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